">
最近,
一股“交換特產”風
在各社交平臺興起
活動規則很簡單,網友各自準備一份家鄉的特產,通過網絡郵寄給彼此。這樣,每個人都能收到來自各地的禮物,品味不同地區的特色美食。許多網友還在特產互換中標注“真誠”和“信任”,將其視為增進友誼,拉近彼此距離的機會。
一時間,
#互換特產廣西人申請出戰#、
#山東人互換特產少不了哪種#、
#南京互換特產少不了哪種# 、
#網友與山東大哥互換特產被震驚到#
等話題刷爆全網,
關于特產互換的視頻播放量
和討論熱度居高不下。

有很多網友曬出了成功案例,
也有網友曝光自己的受騙經歷。
“特產互換”類視頻點贊量高
一人空手套白狼7人上當
記者梳理資料發現,
“特產互換”初期在短視頻平臺興起,
這類視頻在近期
成為短視頻平臺“流量擔當”。
短視頻平臺上,一位網友其中一條視頻就展示了特產換來黃金項鏈的視頻,該視頻獲得2.4萬點贊和1.6萬條評論,而該創作者早前其他視頻的點贊和評論均不過千。

四川成都網友張藝(化名)在某社交平臺刷短視頻時看到有博主稱自己因“互換特產”被騙,她在該視頻下評論稱自己“愿意真心交換”。之后,便有一名自稱是陜西涇陽縣的網友趙鴿(化名)私信她,表示愿意與她交換,雙方約定互寄特產的價值在300元到400元之間。
張藝給趙鴿連續發了兩次快遞,分別是生鮮和特產,總共花費了幾百元,并拍了部分視頻記錄。對方則承諾給她郵寄搟面皮等特產。

多人疑似被同一網友欺騙,聲討后對方網購低價特產發貨(受訪者 供圖)
快遞寄出幾天后,張藝詢問趙鴿給她郵寄快遞的單號,卻發現自己被對方拉黑,“這時候我才意識到,之前博主說‘互換特產’被騙是真的。”
張藝表示,為了不讓趙鴿繼續“空手套白狼”,自己已報警。
有類似遭遭遇的山東青島網友王曉(化名)稱,“網友給趙鴿郵寄的快遞到了,她自己不去取,會安排他人去取,我們懷疑她是怕自己露面。”
王曉說,最近趙鴿可能看到了不少網友公開聲討在“互換特產”中被騙的行為,便主動發了貨。但她給趙鴿寄了幾百元的特產,自己卻只收到對方寄的3.99元包郵的辣條和網購的搟面皮,“這完全違背了互換約定。”

寄出幾百元的特產,收到3.99元的網購辣條(受訪者 供圖)
據了解,先后有7名網友疑似被趙鴿“空手套白狼”,他們便組建了一個微信群進行交流,這才發現被騙的經歷極其相似。
目前,上述7人均無法聯系上趙鴿,粗略計算,他們給趙鴿郵寄的特產及郵費價值超過了3000元。另外,有云南等地的網友也表示,疑似被趙鴿所騙,他們也曾嘗試報警無果,“難道只能道德譴責?”
有人歡喜有人憂
即便是有很多被騙案例
但同樣也有很多成功的交換
四川的雅琦告訴記者,她第一次被騙了,雖然很傷心,但她又和一個北京的網友交換了特產,對方寄來了很多特色糕點,口味多,很用心。“我認為大多數人還是善良的,騙子是少數。有機會我還會進行交換。”

有網友發布的特產互換注意事項
新疆的夏女士也分享了她的經歷:她最近與一位來自山東的網友約好互換特產。她給對方寄了10斤干果、奶酪等本地特產后,僅收到了幾袋普通零食。

上圖為夏女士寄出的特產,下圖為夏女士收到的特產。圖源:受訪者提供
心情恢復平靜后,夏女士詢問了對方,對方稱之前被騙過,害怕再次上當受騙,愿意再重新認真準備特產。
夏女士稱,一開始互換特產是奔著交朋友去的,覺得新疆特產特別好,想分享給大家。經歷此事,她打算以后都不再換了。
律師:情節嚴重可能涉嫌詐騙
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曾志恒律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特產互易一般來說沒有任何關于價值的約定,也沒有交易習慣來約束,難以保障交易方的利益。
曾志恒強調,如果對方在互易特產過程中存在主觀惡意,收到快遞后立即拉黑,以不法占有為目的,這類情況下對方的行為在民事上就有可能構成民事欺詐,需要承擔退還貨物或者賠償的民事法律后果。
四川雄謨律師事務所袁野律師表示,雖然兩兩交換屬于個人行為,但如果行為人對多人實施了同樣的欺騙行為,且達到了各個地方“金額較大”的程度,就有可能涉嫌詐騙罪。“如果金額達到了,或者是食品安全出了問題,有可能涉嫌其他的刑事犯罪。
此外,律師提醒,在交換特產時,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盡量隱藏個人住所等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你刷到過此類短視頻嗎?
對這種“互換特產”的社交方式,
你怎么看?
綜合:信息時報(記者盧云龍)、極目新聞(記者:舒隆煥 丁偉)、封面新聞、央視網、九派新聞
來源:新聞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