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張越、王曉明(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
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是我國促進未來產業發展的關鍵舉措,對于推動多學科和多部門創新合作,打通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產業化的創新全流程,探索新型未來產業技術策源與應用的組織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產業發展現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關鍵指標之一。我國“十四五”規劃提出,在科教資源優勢突出、產業基礎雄厚的地區,布局一批國家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強前沿技術多路徑探索、交叉融合和顛覆性技術發展。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是我國促進未來產業發展的關鍵舉措,對于推動多學科和多部門創新合作,打通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產業化的創新全流程,探索新型未來產業技術策源與應用的組織模式具有重要意義。當前,亟須對我國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定位、主要功能與組織運營模式進行前瞻謀劃,從而搶占全球未來產業競爭的主動權。
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對推動前沿技術發展意義重大
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是我國推進未來產業跨學科和跨部門合作創新的新型組織模式,對于我國前沿技術研發與產業生態協同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對于探索我國未來產業前沿技術發展路徑具有重要作用。按照“十四五”規劃,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將重點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推進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全面部署5—10年或10年以上的重大項目,針對戰略性前沿、關鍵問題進行顛覆性創新。在前沿領域技術路徑選擇中,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可以通過“前瞻技術預見”與“戰略項目篩選中的技術多路徑探索”等形式促進顛覆性技術供給。
二是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將成為推動跨部門多學科協同合作的創新平臺。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應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吸引地方政府、領軍企業等多元主體投入,通過推動跨部門合作與跨學科知識融合,支撐未來產業重點領域技術發展。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可以通過搭建面向未來技術應用場景的聯合創新平臺,促進企業需求與科研機構技術創新的對接,不斷吸引國內外優質資源進行未來產業關鍵領域協同創新。
三是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將成為我國前沿技術成果轉化的有力支撐。我國已經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立綜合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初步形成源頭性技術創新框架體系,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建立將有利于承接我國已有科技成果,通過與國家未來產業先導試驗區有效協同,統籌相關創新要素,形成對于前沿技術成果轉化的有力支撐。
系統謀劃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的主要功能
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需要促進未來產業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新技術產業化的創新鏈整體發展,致力于建成國家未來產業研發體系中的核心主體。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需要重點考慮以下幾方面核心功能:
一是項目組織管理。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需要組織外部科研機構、企業等部門的專家,進行未來產業技術預見、戰略項目篩選、項目招標與揭榜掛帥以及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確保項目的科學考評與滾動發展。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可以考慮由專業的項目經理人負責項目的提出、論證立項以及項目啟動后的定期進展審查和價值評估等管理工作,確保項目的科學考評與滾動發展。
二是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需要培養一批具有豐富科研與產業化經驗的跨學科團隊進行前瞻技術策源、關鍵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并在此基礎上開展成果概念驗證,形成未來產業概念驗證基地,構建未來產業研發創新平臺,促進前沿科技成果產業化。
三是多學科與跨部門合作創新。未來產業發展需要打通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多學科和跨部門合作創新。因此,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應建立有效協同機制,以解決各個部門與機構之間知識產權共享、利益分配等跨組織統籌協調問題。
前瞻探索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的組織運營模式
未來產業涉及的前沿技術尚處于探索階段,技術與市場的不確定性較高,因此需要考慮依托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建立靈活動態的項目組織與管理模式。在項目管理過程中,需要將學術界、產業界自下而上的項目形成機制與以國家重大需求為牽引的項目統籌機制相結合,建立項目進展審查和價值評估機制,并注重項目的商業化潛力。
一是要整體統籌我國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的頂層設計。需要建立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的有效統籌機制,促進不同領域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的互補與合作,整體規劃未來產業相關科研、教育與培訓活動。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可以考慮探索依托現有科技創新主體建立和新建主體兩條路徑。在依托現有科技創新主體建設的路徑中,可按照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的目標、功能與定位,重組或重新認定現有相關新型研發機構、省級實驗室、省級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依托現有科技創新主體的科研設施、科研經驗和技術能力支撐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開展前沿領域研究。在新建主體的路徑中,可建立國家未來產業重點領域技術發展基金,通過“未來產業戰略方向選擇+專業化支撐平臺+多元主體投資+多元專業人才組合”的建設模式,籌劃新建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
二是要進一步探索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運營的短期模式與長期模式。在短期模式探索方面,將推動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圍繞國家與企業技術需求凝練科研項目,并組織科研團隊進行研發攻關,項目結束后技術需求“出題方”和“答題方”的合作終止。在長期模式探索方面,建議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與企業、高校與科研院所成立創新聯合體,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按照企業技術需求每年滾動更新研發項目清單并對接國內外知名高校、研發機構。推動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圍繞產業需求,招聘專業化領軍人才,探索以“項目經理制”組織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實施,賦予項目經理人組織研發團隊、提出研發課題、決定經費分配的權力,集中資源,著力攻克重大關鍵技術。
三是資金支持方式應適應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的發展階段變化。在啟動階段,建議國家層面投入建立“種子資金”,在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建立的前5—10年進行資金支持,并引導地方政府與產業界共同投入。在成熟階段,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應依靠科技服務與知識產權運營等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國家“種子資金”逐步退出。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可以考慮作為獨立法人擁有科技成果的所有權和處置權,可以通過股權收益、期權確定等方式進行項目參與方的收益分配。此外,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可以探索通過制定系統性的知識產權IP協議框架,明確知識產權共享、費用分配、收益分配等關鍵問題,有效激勵和推動各部門及價值鏈各方參與未來產業技術研發與產業化。
來源:科技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