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
在日本東電公司
啟動核污染水排海的第4天
總臺記者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
實地探訪
并用鏡頭記錄了采訪的準備過程
總臺記者獲準探訪
被要求不得自由錄音錄像
8月27日,總臺記者獲準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部進行探訪,此次外國媒體團共有來自7家媒體的9名記者參加。
這次探訪不得自由錄音錄像,記者的手機、電腦、攝像器材一律不許使用,隨身只能攜帶身份證件、筆、筆記本以及核輻射檢測儀,穿戴的防護裝備則是由東京電力公司提供。而記者的跟拍團隊,在距離核電站一公里處遭到了阻攔,被要求調頭折返,并停止拍攝。
記者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
探訪排水設備所在地
探訪全程要在東京電力公司工作人員陪同下進行。在進行了必要的防護,并且聽取了東京電力公司工作人員對多核素去除裝置的說明之后,記者來到福島第一核電站五號機組前,排水設備基本聚集在這里。這也是他們此次采訪唯一可以進行出鏡的地方。

總臺記者介紹:“海水和核污染水混合之后,將會通過一根藍色的粗管子,最后再通過一公里的海底隧道,排到大海里。”
東電公司:除了排海
沒考慮過其他辦法
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的核污染水排海方案中,“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 ”是關鍵。
當天,東電公司安排記者進入多核素去除裝置的遠程控制室,進行參觀和說明。采訪中,東電工作人員多次強調,一旦出現技術問題,他們有多重應急方案可以停止。

但當記者問到如果核污染水排放系統出現問題,有沒有排海以外的其他核污染水處置辦法時,東電工作人員表示,除核污染水排海外,沒有考慮過其他辦法。
日本核污染水處理裝置
安全性、有效性等存疑
日方堅持把經過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處理的核污染水稱為“處理水”,認為“處理水”已達標可排。但國際社會對福島核污染水處理裝置的安全性、有效性與可持續性始終存有疑慮。

ALPS是倉促上馬的工程,國際上并無運用先例,技術上仍不成熟。2013年ALPS開始試運行,2022年3月才獲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檢查合格”。考慮到日本政府2021年就宣布了核污染水排海計劃,這一姍姍來遲的“檢查合格”似在追認既成事實。

ALPS在運行期間曾發生漏水、放射性物質超標、濾網損壞等多種問題。東電公司迄今未曾公布過ALPS的設計或使用壽命,并且缺乏獨立的第三方監督機制對“處理水”進行監測。
如果太平洋海域周邊國家、太平洋島國、漁業團體、環保組織等利益攸關方不能參與監督,日方一口咬定所謂“處理水”沒問題就是自說自話。
海洋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日方將核污染水一排了之,必將長期受到國際社會譴責。
來源:央視軍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