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剪子嘞,戧菜刀;找工作嘞,要記牢,在家辦公掙幾萬嘞不能找……”日前,一則由民間磨刀工的“吆喝聲”改編的“反詐魔音”引起網友熱議,不少網友稱“太洗腦,兒時魔音重出江湖!”“忍不住哼哼起來了!”
磨刀師傅鄭師傅是吉林松遠人,在廣州已經生活了20多年。他平時在一家銀行做保潔工作,下班后就在石牌一帶走街串巷磨菜刀和剪刀。有小區組織周末便民服務,也會邀請他們到小區去直接待上一天,主要還是幫助街坊磨刀。網友提到的這段“吆喝聲”,是他上周末在廣州保利天悅小區周末集市上的一段“反詐吆喝”。
對于大家評論很上頭的“反詐魔音”,鄭師傅說,上個月58同城的工作人員找到他,請他這樣的手藝人們做“反詐宣傳員”,讓他們日常能走街串巷時通過吆喝聲、發傳單以及各種方式來幫忙提醒大家“防詐騙”。
他想了想,發傳單不如用吆喝來得直接,就根據58同城所給的求職者可能會被騙的幾種場景改編了下,“找工作嘞,要記牢,在家辦公啊掙幾萬嘞,不能找;拿身份證辦工資卡嘞不能找;培訓貸款包就業嘞不能找;借錢整容賺大錢嘞——不能找。”由于他生病后嗓子受損嚴重,沒辦法大聲吆喝,就教會了正在上一年級的小孫子,讓小孫子唱好錄在小喇叭上,走街串巷時進行播放。
“吆喝聲”被保利天悅物業負責人趙海瑛聽到,覺得很有意思,就聯動琶洲出所和58同城,邀請走街串巷的“反詐宣傳員”一起到便民集市上,在周末持續吆喝起來。
和鄭師傅一樣,被邀請到小區便民服務的反詐宣傳員中,還有地道的廣東西關民間雞公欖藝人、麥芽糖和糖畫手藝人,老鼠防治師傅和修鞋師傅們。當天,反詐宣傳員們紛紛亮出了絕活:民間藝人蔡師傅全身套上了一只色彩繽紛的紙扎大公雞模型,吹著嗩吶邊叫賣雞公欖邊吆喝著防詐騙信息。現場的街坊只要能跟著“嘀嘀嗒”嗩吶聲,喊出兩句防詐順口溜,就會直接送上一包橄欖,引得小朋友們都現場開始了粵語教學;糖畫師傅則用麥芽糖拉出了長長的“反詐”兩字,只要街坊能說出一條反詐指南,這個“糖”字就可以免費送出;老鼠治理的張師傅更是帶著“小喇叭魔音”在小區溜達,“老鼠藥,蟑螂藥,螞蟻藥,58提醒要知道:求職防騙千萬條,要錢免談第一條!老鼠藥,蟑螂藥,螞蟻藥,58提醒要知道:日過千、月過萬,先買單后返錢,在家也能掙大錢,寶媽聽了趕緊跑。”這些好玩有趣的吆喝加便民服務,吸引了街坊紛紛參與進來。
事實上,由于信息不對稱,付費入職詐騙、高薪誘餌、“李鬼”公司冒名頂替等事件頻發,招聘信息安全與信息真實性問題亟須解決。作為承載億萬用戶和千萬級商家的生活服務平臺,為有效遏制網絡詐騙發案率,58同城與不法分子“拼手速”已成工作常態,通過搭建平臺風險預警監控,借助大數據算法模型、舉報反饋,以及人工審核等方式圈定出“異常”詐騙分子,從源頭處攔截詐騙行為。今年上半年,58同城已封禁違規招聘者賬號超37萬個,攔截風險登錄次數超4950萬次,刪除高危招聘貼超2077萬個,預警招聘易受騙求職者超271萬名。
為持續打響反詐組合拳,58同城將反詐力度從線上延續到線下。為更好地在商業街、小區、城中村、工廠等人流密切地方進行防詐提醒,9月份,他們在多地發出了58同城反詐宣傳員的兼職招聘崗位,希望用更接地氣的方式,讓街坊們甄別詐騙陷阱,了解到更多求職“反套路”技巧。在廣州,包括雞公欖蔡師傅、磨刀師傅鄭師傅等數十名民間手藝人成為首批反詐宣傳員,每天帶著極具特色的“另類吆喝聲”活躍在廣州的大街小巷。(鐘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