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武龔瑄)日前,武漢市禁毒委立足打好新時代禁毒人民戰爭,以吸毒動態清零、戒毒動態管控、回歸動態服務等系列措施,在全市范圍內深入推進“無毒創建”工作,持續鞏固發展近年“無毒示范街道”“無毒社區”等“無毒”創建成果。武漢禁毒部門還研究制定方案,細分“達標、先進、示范”等3個層次,激勵社區(村)“無毒”創建提檔進階。
“清零”:從蹤跡全無到逐一見面
“各種警務應用系統,能查的我都查了,她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她的父親都跟她斷絕聯系了,根本找不到她的下落?!蔽錆h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百步亭派出所田俊所說的這個“她”是一個吸毒人員,年近四十,把3個孩子扔給父母,長期見不到人影。為找到她敦促她接受檢測,田俊最近幾乎將百步亭的角角落落都查遍了。

社區工作人員、社區民警、禁毒社工等在武昌區中央花園社區開展禁毒宣傳活動
“她是在冊吸毒人員,不見面,不做毛發檢測,我負責的轄區就不能清零,無毒創建第一關都過不了,我必須找到她。”田俊一邊給自己打氣,一邊向經驗更足的模范片警沈勝文請教。沈勝文建議他另辟蹊徑,用“天眼”擴大比對范圍。果不其然,一周后,他們通過視頻監控發現,目標短暫地出現在鄰近派出所轄區。10月28日,他們苦苦蹲守,終于將這名吸毒人員帶回了所里。提取毛發檢測,陽性,強制戒毒兩年!至此,社區里14個在冊吸毒人員全部見面、全部檢測,“清零”任務全落實的田俊輕松地笑了。
目前在武漢,“無毒社區(村)”創建有5個“硬杠杠”:必須具備專門禁毒工作辦公場所;轄區吸毒人員底數清、情況明;無漏管吸毒人員;能夠主動發現隱性吸毒人員并落實管理;無涉毒突出問題等。持續“動態清零”是保證底數清、情況明的重要舉措。結合落實“派出所主防”、新“一標三實”等基礎工作要求,以及“雷火行動”的推進要求,派出所組織社區民警,編織天羅地網,對本轄區在冊吸毒人員、流動吸毒人員,持續不斷地清查,為實現動態“清零”目標不懈努力。
管控:從單打獨干到“5+N”包保
“經與戒毒人員唐某溝通,無抵觸情緒,親友無重大變故,工作情況正常?!苯眨粓鎏厥獾难信袝诤樯絽^玫瑰灣社區服務中心舉行。會上,禁毒社工逐一介紹社區在冊吸毒人員近況,社區負責人、社區民警、網格員共同會商,研究是否有必要調整幫教管理措施。經研判,全部在冊吸毒人員情況正常。

洪山區玫瑰灣社區居民觀看禁毒主題書畫作品,社區因地制宜在居民樓架空層布設常態化禁毒展
今年6月,玫瑰灣社區捧回了“無毒社區”的獎牌。社區負責人介紹,按照武漢市禁毒委規定,參與“無毒”創建的社區(村),必須成立由黨工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并明確各社區、村主要負責人為“無毒社區(村)”創建工作第一責任人,依托“5+N”包保聯動機制,打防管控宣一體推進?!?+N”即對吸毒人員實行社區干部、社區民警、禁毒社工、網格員、家屬“五員共管”,衛健、司法參與心理輔導、戒毒治療,教育、人社、民政參與就業幫扶、生活救助,工會、婦聯、共青團參與矛盾化解、家庭關系修復等。對照標準,玫瑰灣社區積極打造幫扶團隊,建立多項預案,定期研判動態調整幫教措施,視情引入政府、社會力量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心理輔導等。
“管控到不到位,關鍵就看‘5+N’包保落不落實?!蔽錆h市禁毒辦負責人介紹,“不同社區的基礎、起點不一樣,管控難度不一,我們本著從實際出發,制定了3個‘臺階’,推動工作達標,鼓勵競爭先進,示范帶動引領。”目前,各區禁毒辦已經統籌篩選出一批基礎較好、成效突出的社區(村)進行重點培育,率先推薦申報為“無毒創建社區(村)”,及時總結先進經驗,在基礎薄弱的社區(村)進行推廣。
服務:從吸毒者到自食其力
“最近店里的生意還不錯,收入比較穩定,是你們幫我找回了自己?!?1月1日上午,新洲區某集貿市場,見到上門走訪的舊街街中心戒毒社區工作人員,阿左(化名)立即上前打招呼。
曾靠經營農產品,阿左積累些資產,結果全被毒品耗光,在中心戒毒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逐漸擺脫毒品。今年初,正在當他為生計發愁的時候,中心戒毒社區負責人幫他聯系當地的集貿市場,為他爭取到一個攤位。

新洲區舊街街禁毒社工正在整理戒毒人員檔案,檔案“一人一檔”,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戒毒狀態
“重操舊業,從頭再來!”經過努力的經營,小左早已還上了當時的借款,還有了存款,日子越過越紅火。
社區負責人說,武漢市禁毒委專門研發了吸毒人員積分預警、風險評估等模型,通過評估,情況穩定的低風險人員,積極幫助他們自食其力、回歸社會。
社區有一個專門的登記簿,上面一條一條詳細地記錄著周邊大大小小企業的用工要求和招工人數,這些均是社區干部、民警、網格員和禁毒社工用心收集而來。為解決戒毒人員生計難題,社區會針對他們的技能和長處幫助聯系合適的崗位,也會定期組織多個部門面對面地解答他們的咨詢,讓他們有機會提出合理訴求。
武漢市禁毒辦負責人介紹,越來越多的戒毒人員在企業和社會幫助下,或自主擇業,或推介就業,或探索創業,同時,在戒毒康復典型示范引領下,自力更生,回歸社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