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許凌君)烈日炎炎下,一支戴著紅袖章的摩托車隊正在村灣小巷、田間地頭來回穿梭,車隊的紅旗在風中招展,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是荊門市東寶區(qū)馬河鎮(zhèn)馬咀村的“紅色哨兵”正在進行巡邏的畫面。

“紅色哨兵”開展巡邏活動。通訊員供圖
“馬河鎮(zhèn)地處山區(qū),留守老人多而散,交通也不方便,防火防詐等任務重,只靠村‘兩委’4名工作人員,服務很難完全到位。”據馬咀村黨支部書記馬青介紹,今年以來,馬咀村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創(chuàng)新建立“紅色哨卡”試點機制,打造“哨卡+哨點+哨兵”基層治理平臺,全力提升基層應急處突能力。

“紅色哨兵”到田間地頭宣傳秸稈禁燒。通訊員供圖
“這上面主要就是說禁止露天焚燒,不準燒秸稈,不準燒荒,您可以拿著看。”在秸稈焚燒多發(fā)季,馬咀村“紅色哨兵”也隨之加大了巡查頻率。“我們日常的工作主要就是值班巡邏和提供‘鄰里守望’志愿服務。能被選為‘哨兵’,為村里做一點貢獻,我覺得很自豪!”馬咀村“哨兵”林呂明高興地說。
“參加這次培訓真是讓我收獲滿滿!剛成為‘哨兵’,還有點緊張,也不知道該做些什么,有了這次培訓,我對今后如何開展工作、為家鄉(xiāng)父老服務的思路清晰了。”剛參加完“紅色哨兵”培訓會的蔡金香說道,她還介紹說:“村里每個月都會組織我們進行一次培訓,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工作流程,掌握相關政策,幫助我們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聲哨響,力拔千斤。馬咀村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引領和組織作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防“火”、防“災”、防“亂”、防“疫”、防“詐”等任務中沖鋒在前、示范表率,目前已形成1個哨卡班長、6個哨點組長、19名群眾哨兵包聯全村304戶1158人的網絡體系,最大程度地將“紅色觸角”延伸到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
“3月的時候,我們的哨點組長魏正波在巡查時發(fā)現了遠安森林火情,我們第一時間上報處置,及時阻止了火勢蔓延到荊門邊界。”提起這事,馬青現在還是自豪滿滿。
據了解,自“紅色哨卡”制度實行以來,馬咀村累計應急發(fā)現處置小火災11起,制止違規(guī)亂砍亂伐行為3起,處置地質災害危險點4處,幫助村民解決困難20余件,上報的緊急信息同比下降70%,3起鄰里、地界糾紛得到現場化解,“哨兵”們用實際行動做到了以“哨聲”換“掌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