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王威 陳龍)從“照片墻”上迅速認出轄區居民,并準確說出他們的姓名、住址和職業。1月24日下午,在武漢市公安局舉行的全市公安派出所社區民警大比武決賽現場,參賽選手的這一“絕活”,令現場評委和觀眾贊嘆不已。

據了解,本次社區民警大比武活動自2023年9月啟動,經過崗位練兵、初賽、復賽、實地考察及決賽分組對抗,并把評判權交給群眾,社區民警是否稱職,由轄區群眾通過手機APP“掃碼”打分。最終,20名選手從全市3491名社區民警中脫穎而出,進入當天的決賽。這20名選手中,既有剛參警的名校高才生,也有扎根基層三十多年榮獲各種榮譽的優秀民警。
當天的比武項目共分“人口熟悉”、“情景再現”、“個人風采”等三個環節,涵蓋了社區民警的社區熟悉程度、基礎業務知識、日常警情處置等方面,考驗社區民警崗位能力和社區警務實戰素養。為保證公平公正公開,本次比武邀請省公安廳業務專家、高校法學教授、功模社區民警及社區書記擔任評委。同時,還專門邀請了市委組織部命名的10位“社區名書記”作為特殊嘉賓到現場觀摩。

比武中,最精彩的環節是“看圖識人”,大屏幕上隨機顯示15張居民登記照,要求選手現場從中找出3位自己轄區的居民,并寫出他們的姓名、住址、職業等。張文昌等5位選手很快認出轄區居民,并準確寫出他們的相關信息,獲得滿分,贏得了現場陣陣掌聲。
“說實在的,我們都知道照片與現實本人有很大差別,而且還和其他人照片混在一起,但選手們還是能將他們找出來,這確實是真功夫!”評委、東湖高新區左嶺街道智苑社區黨委書記、主任胡云感嘆。
隨后進行的“情景再現”環節,則要求選手通過觀看“旅店安全隱患排查”、“矛盾糾紛調解”兩部情景視頻短片,找出視頻中民警工作上存在的問題,主要考察社區民警對標準化工作流程的掌握情況和敏銳的觀察力。
評委、湖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江嵐,同時也是全市首家“警·校聯調”中心首席顧問,她結合“警·校聯調”工作實踐講述了自己的親身體會,表示這次比武很“接地氣”,從隱患排查到糾紛調解,體現了選手們扎實的業務素質,非常精彩。

最終,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茅店派出所社區民警張文昌、硚口區分局漢正街利濟派出所社區民警于雷、江岸區分局百步亭派出所社區民警胡康培分獲冠亞季軍。
武漢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有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比武旨在牢固樹立大抓基層、大抓基礎的鮮明導向,強化派出所主防理念,持續深化社區警務工作,檢驗社區民警工作能力,夯實公安工作基礎,不斷提高社區民警矛盾化解、要素管控、處警辦案、群眾工作“四種能力”,推動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實現“基礎牢、出事少、治安好、黨和人民滿意”的工作目標提供素質保障和人才支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