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偉光
賞讀劉書平的畫作,讓我驚訝,對他這種風格的畫已經久違了,所以站在他的畫前,總有滿懷的激動。一個畫家潑墨揮毫,丹青寄懷,但大多走的還是文人畫的路子,在寄托情懷上去呈現自己的藝術領悟。不過,劉書平卻不是如此的。他的畫作,即使放進很多名家的行列,也照樣閃爍著特有的色彩,無論運筆與用墨,乃至構圖,都無甚可挑剔的,這得益于他的文學修養和審美意趣。在我看來,他畫的是較難的一種山水畫,不僅要求技法嫻熟,也要求有一種闊遠而浩大的胸襟,統籌調度,縱橫捭闔,這不是那么容易可以做到的,不經意間就會有所紕漏,或見石不見山,或顧此而失彼,于張皇里露出諸多的不足來。不過,這都與劉書平并不相干。
很早以前,我在北京一家知名的刊物上欣賞到劉書平發表在上面的兩幅畫作,首先是愉悅,這種樂山樂水的欣快,一份天人合一的和諧與美麗,令人心馳神往,此即古人所謂的“可游、可居”,這是讓人深感親切的一種動人。其次是他對楚山楚水的鐘情,熱愛這一方山水,包括民俗、文化、風情,他都有一份不解之緣,這使他的創作,散發出了濃烈的感情,他力圖把自己的感情,借助于筆墨的藝術表現出來。從這一點而言,他的山水創作,亦可在某種意義上視作鄉土的作品,可以很好地融進燦爛的傳統文化之中。這種評價,也得到眾多學者和評論家們的認同。
賞讀劉書平的畫作,不僅可見其藝術,還可以讀到故事。其發表在北京刊物上的兩幅作品《楚江煙云》《秋水圖》,不但有風景也有情致,更有悠長的故事,可供細細品讀。那悠遠的意境,峭峻的雄奇,呈現了山川鮮明的地域性,巫山云楚峽雨,造就了神奇而渺遠的背景。但我更感興趣的還是,老松樹下的那幾間屋,仿佛有歡聲笑語,有酸甜苦辣;還有那長長的一直延伸入江的石級,江水之上的一葉扁舟,這都是人情。仿佛有了這濃郁的人情,畫面的這山山水水就不空寂,就充滿著盎然的情趣。
劉書平新近的畫作,又呈現了一番新的面貌,這是讓人歡喜的現象。劉書平把山水的恢宏與生活的婉約情趣融于一體,在浩大的雄奇與細節的精妙結合上獨出心裁,自然融合,讓我們得以充分領略其間的雋妙,于是,賞讀著他的畫,自然而然地會心一笑。
畫家簡介

劉書平,湖北省國畫院專業畫家,原常務副院長,多年從事中國山水畫創作,注重寫實與寫意的高度融合,作品受到關注。
作品欣賞

《春的召喚》 136x68cm

《故園春風》 180×97cm

《久遠的故園》 136×68cm

《夢回故園》 180×97cm

《秋山依舊》 180×97cm

《秋聲》 236x129cm

《山靜水流花開畫境》 180x97cm

《神農云霽》 136x68cm

《鄉村詩意》 180x97cm

《陽春三月鋪錦繡》 136x68cm

《仰望家園》 235x129cm

《幽谷泉聲》 240×129cm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