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張夢捷 汪麗玲)“我的案子才兩周就判決了!現在保險公司的賠償已經到賬,我也開始接受治療了。感謝法院公正高效裁判,我今天特意來送錦旗。”
在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武漢中院”)訴訟服務中心大廳,因車禍傷殘、終于拿到保險公司賠付款的當事人李某感慨萬分。
做優“試點” 精準駛入“加速道”
近年來,武漢中院以“降成本、提效率、兌權益”為核心,優化流程,推動簡案又好又快辦理,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
“早在2020年,作為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先行試點,武漢中院在全市范圍積極探索小額訴訟程序、簡易程序轉普通程序獨任制的適用情形,探索構建民訴改革‘武漢模式’。”武漢中院立案一庭負責人介紹,“隨著改革縱深推進,快審人均結案數提升了不少,但在審理期限上,提速效果仍不明顯。去年,通過全面調研,我們發現要想突破‘提速’瓶頸,首先要精準分流案件。”
通過大數據分析,武漢中院梳理轄區二審民事案件類型特點,進一步厘定簡案標準,一般為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金融借款合同等案件。
標準定了,如何落地?為了讓案件精準分流,武漢中院出臺《民商事繁簡案件立案識別分流標準》,應用“系統+人工”兩步分流法,即在系統識別案由、分流案件后,快審法官人工“二次分流”,根據案件關鍵要素,快速審閱,精準識別。
兩步分流法應用以來,武漢中院因識別精準,去年有三分之一的民事案件分流進入快審“案件池”,跑上了解紛“高速路”。
把穩“節點” 解鎖點線“分類跑”
2023年7月中旬,武漢某公司與92名業主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系列案上訴至武漢中院。
8月初,二審判決送達后,各方均服判息訴。92件系列案不到一個月全部審結,得益于法官對辦案節奏的精細管控。
“要想案件審得快,‘跑’好每個節點很重要。”去年中院快審團隊結案數第一的易齊立法官說,“只有實現每個節點‘小提速’,方能達到案件的‘大提速’。”
“前中后”三段式工作法是易法官團隊的提速“引擎”:收案時,閱看案卷歸納焦點,確定審判脈絡;審理中,把握好關鍵要素,庭審時有的放矢;庭審后,理順法律邏輯,落實集中合議,及時撰寫文書。
除了法官的“節點管控”,團隊的“集中調度”也必不可少。在實踐中,武漢中院探索建立快審案件“分類跑”機制,讓簡案審理有章法、有節奏。
根據“訴請是否單一、是否為系列案、是否有調解意愿”等因素,將案件分類,依次設定特定審結時限,通過“日監控、周督促、月通報”,實現了動態掌握和精細管理。
去年全年,快審團隊審結二審案件1萬余件,案件平均審理天數同比縮短了31天。
把好“防線” 尋求小案“最優解”
晚上8點,訴訟服務中心501會議室里燈火通明,法官們討論得熱火朝天。
“按照本案情況,我們的裁判標準是……”“最高院發布的典型案例的裁判觀點是……”“建議召開跨庭法官聯席會議,統一裁判尺度。”……
小案不能小辦。對于有意見分歧的案件,通過專業法官聯席會議集體研討,統一裁判規則,確保同案同判,推動“個案智慧”轉化為“類案經驗”。
同時,在引導和疏導端用力,武漢中院制定訴源治理“十項重點任務”,抓實訴源治理;出臺《在裁判文書后增加提示當事人自動履行的通知》,督促判后自動履行,讓更多糾紛“案結”即可“事了”。快審團隊在審理中注重釋法說理,同時善于運用訴中調解實質化解雙方矛盾,不斷提升案件辦理的質與效。
武漢中院黨組書記、院長劉太平表示,“武漢法院將牢牢把握‘公正’這一根本要求,積極回應‘效率’這一人民期盼,系統推進繁簡分流改革,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以質量效率效果的有機統一答好人民滿意的時代問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