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記者 白云 通訊員 賴棟才 李宗吾
3月12日晚,湖北省公安廳打擊整治一體化作戰中心燈火通明,幾十個專班民警正在電腦前忙碌。
“我們要將近期抓獲的700名電詐嫌疑人研判清楚,抓緊時間順藤摸瓜擴大戰果!”記者逮住時機采訪了李堃。
36歲的李堃,是省廳刑偵總隊重案支隊三級警長。近兩個月,他一直吃住在作戰室,與專班的戰友們一起,對電詐嫌疑人進行研判分析。
從警16年,李堃偵辦電詐案件600余起,被公安部刑偵局聘請為“全國公安機關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家”。
從基層派出所到省公安廳,從普通民警成長為刑偵專家,李堃的成長進階之路“警”彩紛呈。
“當一名優秀的刑偵警察,不光要自己刻苦鉆研,還要依賴組織的精心培養,沒有組織就沒有今天的我!”李堃由衷感慨。
一臺電腦讓他如獲至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李堃看來,從小酷愛計算機,又極富正義感,讓自己選擇了最合適的職業道路——從警。
讀中學時,父親擔心李堃愛泡網吧會學壞,便為他買了臺電腦,讓其對軟件、編程有了初步了解。
2008年7月,李堃從湖北警官學院畢業,考入蘄春縣公安局橫車派出所工作。他利用業余時間,專攻計算機和網絡知識,成為所里小有名氣的“電腦高手”。
為提升工作效率,李堃突發奇想,創建網上QQ派出所,與群眾線上交流,拓展信息來源。當時,這在整個黃岡公安機關尚屬首例。
2009年10月的一天,李堃收到QQ網友爆料,稱蘄春有一伙酒托騙了不少群眾。
“他們通過網絡精準鎖定‘獵物’,再利用線下酒托服務開展消費詐騙。這案子當時很新,沒人知道怎么辦。”因為懂網絡,李堃擔起破案重任。

李堃(左)在蘄春縣公安局工作期間和同事破獲網聊詐騙案。
從網友提供的線索入手,李堃和同事網上網下聯動,摸清了犯罪團伙的組織架構和作案手法,赴廈門和武漢將犯罪團伙一網打盡。
“他懂網絡,又肯吃苦,能鉆到案子里面去。”派出所領導發現李堃是個干刑警的好苗子。不久,李堃果然從派出所調到了蘄春縣局刑偵大隊工作。
當時,當地發生了多起冒充“公檢法”機關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案件,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血汗錢被騙,這讓血氣方剛的李堃感到無比憤怒。
“我就跟電詐犯罪分子卯上了,一定要把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打下去!”李堃反復分析電詐犯罪手段,通過網絡這張無形的網,仔細查找疑犯的蛛絲馬跡,最后成功破獲系列詐騙案。
2016年,李堃和同事奮戰兩個多月,通過網絡信息分析研判,偵破一起部督“裸聊詐騙”案,抓獲犯罪團伙成員50多名,追回價值500余萬元的贓款贓物。
經此一案,李堃嶄露頭角,榮立個人二等功,在湖北公安機關小有名氣。
“資金鏈”下貪婪的目光,“數據流”中詭異的信號,絲毫逃不過李堃的火眼金睛。面對日益猖獗的網絡犯罪,一臺小小的電腦讓他如獲至寶,也為他今后的進階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個專班讓他如虎添翼
2017年,因為電詐案件辦得漂亮,李堃被抽調至湖北省反詐中心,參與大要案件偵破,并為全省反詐民警傳授經驗。
2020年,黃岡市公安局在各縣市開展人才遴選,李堃被選入市局刑偵支隊。
來到市局,李堃沒有磨合期,直接進入攻堅期。他把在省公安廳學到的經驗和技術帶回去,對全市現發和涉案20萬元以上的電詐案件摸底研判,尋找突破口。

李堃(左)在黃岡市公安局工作期間指導同事對電詐大要案件進行研判。
此時,電詐犯罪已呈現專業化、產業化特征,犯罪手段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犯罪分子藏得更深、躲得更遠。以專業打職業,以團隊打團伙,已然成為公安機關偵辦電詐案件的必然選擇。
2020年9月,針對電詐案件“打不勝打、防不勝防”的困境,湖北省公安廳組建全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專班,匯聚全省打擊電詐骨干力量開展集中攻堅。李堃成為這個頂尖團隊研判組副組長。
在攻堅專班,李堃和4名同事負責對200余起涉案百萬元以上的重大電詐案進行研判。案情緊迫,他們必須在短時間內找到所有案件的突破口。
那段時間,5個人,每人3臺電腦,依托10余個警種的數據資源,沒日沒夜地研判分析,從海量信息中尋找罪犯的蛛絲馬跡,為打擊組提供精確制導的“情報產品”。
案件偵辦過程中,李堃和同事還要根據前方反饋信息,再次抽絲剝繭、順藤摸瓜、順瓜摸藤,通過反復滾雪球式循環研判擴大戰果。
“有市民被詐騙322萬元!”當年10月15日20時,李堃團隊接到緊急研判命令。
6個小時后,詐騙團伙開發的詐騙APP、租用的服務器、技術維護等犯罪鏈條全部被查清,上百個涉詐APP和網站被發現,全國潛在受害人達5萬名之多。湖北省公安廳提請公安部開展全國性預警,同步深度研判攻堅。兩個月后,犯罪團伙被一網打盡。
“攻堅專班,集聚最強資源,打造最強大腦,讓我們偵辦案件如虎添翼!”據李堃回憶,3個月攻堅期內,專班破獲涉案百萬元以上案件就多達100余起。
一種機制讓他如魚得水
2021年,在“互聯網+”背景下,面對新型案件多發難破問題,湖北省公安廳創建跨層級、跨區域、跨警種的打擊整治一體化實戰化作戰體系。
當省市區(縣)大力推動警務機制轉型、推進“打防管控建”一體展開時,能征善戰的實戰化人才嚴重短缺問題也同步凸顯。如何盡快解決這一“瓶頸”問題?
湖北省公安廳創造性地組建打擊整治一體化作戰中心,將打防戰場開辟為練兵場,實兵實崗實戰,戰中練、練為戰,戰訓合一、學用一致,訓練的“課題”就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湖北公安機關戰訓合一錘煉精兵,打造敢打必勝的“戰場”、戰訓合一的“練兵場”、比學趕超的“賽馬場”,一個人才培養的“三場”機制應運而生。
李堃再次入選省廳一體化作戰中心,在“比著學、賽著干”的氛圍激勵下,他和戰友們專注實戰、勤于研究、樂于探索,享受“賽馬場”競技的快樂、技戰法交流的默契,在解決實戰難題的進程中得到快速礪練,在比學趕超中開啟警界職場新賽道。

李堃在湖北省公安廳打擊整治一體化作戰中心工作期間研究最新電詐案件。
秉持“工匠精神”,下足“繡花功夫”。李堃和戰友們緊盯資金流、人員流、技術流、信息流等關鍵環節,通過數據建模、信息比對、要素碰撞、關聯串并等方法,深度挖掘案件的“七寸命脈”,為一線辦案“精確制導”、一招制敵。
據統計,近兩年來,湖北省公安廳打擊整治一體化作戰中心通過深度研判,年均帶動全省公安機關高效破案1萬余起。
“李堃是湖北公安機關人才培養的縮影。這些優秀青年民警在人才‘三場’機制的培養下茁壯成長,在比學趕超的氛圍中更新理念、迭代戰法、增長才干。”湖北省公安廳政治部有關領導介紹。
2022年11月,李堃一路“過關斬將”遴選至湖北省公安廳,成為全省公安大數據研判領域青年專家。
“省廳這種人才培養機制,讓我如魚得水、受益匪淺!今后,在偵辦案件的同時,我要主動搞好傳幫帶,為全省公安機關培養更多的‘公安獵人’!”嘗到甜頭的李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憧憬。
【楚天評】東湖評論:“公安獵人”成高效破案的“金鑰匙”

李堃,從一名普通的基層“小白”民警,成長為省公安廳年輕的辦案專家。剖析其成長路徑,既是他自身刻苦鉆研、拼搏進取的結果,也是湖北公安機關戰訓合一育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結果。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近年來,違法犯罪活動呈現專業化、科技化特點。與犯罪分子較量時,公安機關如何占得先機、贏得主動,實現靶向發力、一招制敵?實踐證明,培養能征善戰的“公安獵人”,針對性研發破解戰法和反制工具,這是公安機關高效破案的“金鑰匙”。這其中,向科技要警力、要戰斗力,努力培養復合型實戰化人才是關鍵。
人才是第一資源。推進公安工作現代化,需要持續注入人才動力。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質公安戰斗力,奮力推進新時代公安工作現代化,需要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才強警”戰略。李堃是湖北公安機關人才培養的縮影,這種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拓寬人才流動渠道,健全人才激勵機制的做法值得借鑒,“真心愛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的政治生態值得推崇。(評論員:賴棟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