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陳紫怡)“感謝各位法官,拖了這么久的事終于有了說法!”硚口區人民法院長豐法庭內,正在簽署調解協議的孫女士激動地說。近日,硚口區法院聯合硚口區總工會,采用“法院+工會”訴調對接機制,成功化解了50余名退休職工與企業之間的系列勞動糾紛。
補償金難落實,“他們”將公司訴至法院
武漢市某實業公司是硚口區的一家老牌企業,早前,該公司因廠區拆遷,與退休職工就補償事項產生矛盾。隨后,該公司與退休職工簽訂《最終經濟補償協議書》,承諾將根據退休職工的工作年限向其支付經濟補償金,但并未約定付款期限。
近期,該公司因廠區拆遷項目進展不順利,遲遲未向退休職工支付全額補償。包含孫女士在內的50余名退休職工商議之后,分別將公司訴至硚口區法院。
多元化解糾紛,“他們”聯手開展調解工作
收到系列案件后,長豐法庭高度重視,細致了解案情。考慮到勞動爭議案件的特殊性,承辦法官們提議與硚口區總工會聯合,共同填補退休職工與企業之間的“溝壑”。

“經過進一步的調查,法院與工會均認為該案中退休職工與公司的矛盾并非不可調和。公司不是故意拖欠賠償金,而是出現了資金困難。退休職工們也只是因為款項久未落實,心生疑慮。綜合考慮后,我們決定同工會一起,全方位、多角度展開調解工作。”長豐法庭庭長稱。
一方面,工會調解員出面安撫職工情緒,引導退休職工代表與企業負責人積極溝通,切實了解企業經營的難處和現實困境,從心理上弱化退休職工與企業的矛盾。另一方面,法官多方了解廠區拆遷項目的進展情況,向企業釋法說理,強調雙方簽訂的《補償協議書》的法律效力,督促企業及時回應退休職工疑問,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盡快將相關事宜落實到位。
最終,在法院和工會的“牽線”下,退休職工與案涉公司順利達成調解協議。退休職工出于對老廠的多年感情,給予公司一年的寬限時間,公司承諾自調解協議簽署起一年內將退休職工們的經濟補償金支付完畢。
力促企業履責,“他們”用“雙保險”保障權益
為進一步保障當事人權益,硚口區法院就該案向區總工會通報法律風險,以便工會運用“一函兩書”制度開展監督。收到法院的相關提示后,硚口區總工會向案涉公司發出(2024)年1號《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提示函》,指導公司按約支付相關款項,避免出現逾期未支付帶來的法律風險及法律后果。硚口區法院則向案涉公司發出《自動履行告知書》,為系列案件的后續履行續上“雙保險”。收到相關文書后,該公司誠懇表態,將盡快將補償金落實到位。
法院和工會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強化聯動機制,用好《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提示函》《自動履行告知書》,不僅讓退休職工們吃上了“定心丸”,也有利于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助力企業良性發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