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白云 通訊員 邵樂希、郭琦)近日,武漢市吉林街小學八大家花園校區的兩名小學生將撿到的兩部手機主動上交給老師,在全國優秀人民警察、青山公安分局民警胡永鵬的努力下,兩部手機得以物歸原主。3月3日一早,胡永鵬帶著兩封手寫的感謝信來到學校,為兩位“小雷鋒”舉辦了一場特別的“頒獎儀式”。
上學路上,臨“機”應變
“媽,快停車,地上好像有部手機。”2024年11月15日早上,吉林街小學八大家校區的詹正豪同學正坐在媽媽的車上趕往學校,眼尖的他突然看到十幾米外的斑馬線上有個反光的物品,仔細一看,是一部手機,周邊也沒有其他人。
想著丟手機的人肯定很著急,手機放在馬路上很可能被過往車輛壓碎,詹正豪小心地將地上的手機撿起來放進書包,到學校后第一時間交給了班主任,班主任則立即與法治副校長、紅衛路街派出所民警胡永鵬取得聯系。
接到消息,胡永鵬立即趕往學校將手機取回。根據詹同學描述的時間和地點展開視頻追查時,手機突然響鈴,胡永鵬接起后發現恰好是失主來電。
原來,失主胡爹爹(化名)家住武昌,今早出門散步時不小心遺失了手機。在武昌區的派出所報案后,胡爹爹想著再撥打電話試一試,沒想到正好聯系上了民警。
“手機丟了特別不方便,謝謝胡警官、詹正豪小同學,你們為我省下不少麻煩事!”不多久,胡爹爹便趕到了派出所大廳,從胡永鵬手中接過手機,胡爹爹十分感慨。
過早期間,“機”不可失
“老師,我過早的時候撿到了一部手機,我要上交。”2024年12月10日,同在吉林街小學八大家校區就讀的張志和同學也在上學途中撿到了一部手機。
當天早上,張志和正在青山區38街坊附近的早餐店過早,吃完準備出發前往學校時,在馬路邊發現了一部手機,環顧四周也沒有發現失主。眼看時間不夠送去派出所,張志和決定先將手機交給老師,老師也第一時間與胡永鵬取得聯系。
從老師手中拿到手機后,胡永鵬立即根據張志和提供的時間、地址開展工作,通過視頻追蹤發現手機是從一名騎電動車的男子的口袋中滑落的,通過進一步研判,民警很快聯系上了失主盧先生(化名),不到一個小時便將手機物歸原主。
“早上騎電動車上班,趕時間所以慌慌張張的,手機不小心從口袋里滑落了,謝謝拾金不昧的張同學,也謝謝胡警官!”拿回失而復得的手機,盧先生很是激動。
拾“機”不昧,蜀黍送“獎”
“3·5”學雷鋒日到來之際,為表揚詹同學和張同學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紅衛路街派出所的民警輔警一行特意來到兩人所在的紅衛路小學八大家花園校區,為其舉辦了一場特別的“頒獎儀式”。

“讓我們一起為拾金不昧、品學兼優的兩位同學點贊。”3月3日早上的班會課上,胡永鵬向同學們介紹了兩位同學拾金不昧的經過,并送上表揚信、文具和“警察小熊”玩偶予以鼓勵。隨后,身為法治副校長的他以雷鋒的故事為引子,為大家帶來一堂以拾金不昧、助人為樂為主題的德育課。
課后,手持表揚信的詹正豪和張志和開心地表示:“我們只是做了一件小事情,沒想到獲得這么大的鼓勵。今后我們將保持初心,和同學們一起做更多的好事。”
兩封表揚信背后,其實還有一個暖心的小細節:為了表達對青少年的關懷和重視,年近60的胡永鵬堅持用手寫的方式制作表揚信,手指不太靈活的他用了2個小時才寫完了信件。“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帶動更多小朋友朝著正能量的方向行動,進一步弘揚樂于助人、拾金不昧的社會風尚。”胡永鵬表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