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張揚 通訊員李穎)在第43個“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嘉魚縣檢察院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聚焦消費者權益保護,針對食品安全、盜版書籍流通等熱點問題展開行動,筑牢消費安全防線,構建誠信、公平的消費環境。
景區食品安全:從隱患到安心的“守護之旅”
2024年,嘉魚縣檢察院在日常巡查中發現,轄區內某熱門景區的63家小吃店、20家飲品店和1家餐飲店存在“無證經營”的問題——這些店鋪未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工作人員也未辦理健康證便從事食品加工工作,食品安全隱患令人擔憂。
為解決這一問題,嘉魚縣檢察院迅速啟動行政公益訴訟立案程序,并邀請行政機關、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益心為公”志愿者以及景區運營公司代表共同開展公開聽證。經過充分討論,各方達成一致意見,由行政機關組建專班,為商家提供辦證服務,確保合法合規經營。
日前,檢察機關對該案進行“回頭看”,發現83家餐飲經營店鋪已全部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117名工作人員也全部辦理了健康證。曾經的食品安全隱患如今已變成游客的“安心防線”,嘉魚縣檢察院用實際行動守護了“舌尖上的安全”。
打擊盜版書籍:守護消費者公平交易權
2024年,嘉魚縣檢察院辦理了一起侵犯著作權案,揭開了一條隱藏在網絡平臺背后的盜版書籍銷售鏈。
犯罪嫌疑人胡某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竟打起了盜版書籍的主意。他借用他人身份信息辦理營業執照和出版物經營許可證,在拼多多、淘寶等網絡平臺注冊網店,銷售未經原著作者授權的盜版書籍。從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胡某累計銷售盜版書籍14800余單,銷售金額高達51萬余元。
嘉魚縣檢察院提前介入案件,引導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賬戶信息、網絡平臺后臺訂單以及關聯賬戶資金流水進行比對,精準鎖定犯罪事實。最終,檢察機關以侵犯著作權罪對胡某提起公訴。法院依法判決胡某犯侵犯著作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2萬元。
“盜版書籍不僅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還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檢察官表示,打擊盜版書籍流通,不僅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需要,更是保護知識產權、推動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一步。
延伸監督觸角:守護寄遞行業安全
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嘉魚縣檢察院還發現寄遞行業存在監管漏洞,部分快遞公司未能嚴格履行實名收寄、收寄驗視等制度,為盜版書籍流通提供了可乘之機。
為此,檢察機關依法向交通物流管理部門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全面履行監管職責,推動行政監管和行業治理。交通物流管理部門迅速響應,召集快遞公司負責人召開安全生產提醒會,對相關工作要求進行再提醒、再強調,確保寄遞行業安全可控。
“消費者權益保護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嘉魚縣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檢察機關將繼續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以“檢察藍”守護“消費安全”,為消費者權益筑牢法治防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