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基層綜合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矛盾化解的智慧折射出社會治理的溫度與效能。鄂州堅持把綜治中心作為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的指揮樞紐、處理樞紐,強化資源整合、功能融合,堅持科技賦能、數據驅動,按照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路線圖”,有效將矛盾糾紛化于未發、止于萌芽。
3月26日,“荊楚政法基層行”采訪團記者深入鄂州市,探訪該市“全面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8%以上,基本實現群眾‘安全’的問題‘最多跑一地’”的經驗舉措。
讓我們跟隨央省媒體記者,看看他們眼中的鄂州平安建設印象。
傳遞基層平安建設的智慧與溫度
新華網記者秦雨萱

感謝湖北省委政法委提供這次寶貴的交流機會。作為媒體代表,我深感責任重大。
“聚力建支點·解紛在一線”這一主題,體現了社會治理向基層延伸、向源頭發力的創新思路,也為我指明了報道方向——扎根一線、貼近民生,傳遞基層平安建設的智慧與溫度。
我們走訪的鄂城區綜治中心和梁子湖區東溝鎮綜治中心,展示了一些矛盾糾紛調處的典型案例,傳遞了基層平安建設中的好經驗、好故事,是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
釋法說理 以情動人
人民法院報記者陳曉露

跟隨“荊楚政法基層行”第三期主題采訪團來到第一站鄂州,采訪鄂城區及東溝鎮綜治中心、巧巧工作室,我深刻體會到鄂州基層平安建設的法治力量。
一是在調解過程中,既有釋法說理,也有以情動人,剛柔并濟,用柔勁和巧勁打通矛盾化解的“最后一公里”。二是以科技賦能,推動綜治網格化、“雪亮工程”等平臺服務實戰,打造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閉環處置鏈條,為基層平安建設積累了創新經驗。
解紛在一線 服務零距離
中新社記者武一力

3月26日,我隨“荊楚政法基層行”第三期主題采訪宣傳團來到湖北鄂州。在鄂城區綜治中心“581”矛盾調解工作室,首席調解員萬桂蘭正和一位“00后”女孩拉家常。2024年,女孩因婆媳關系緊張,提出訴訟離婚,鄂城區法院將案件推送至綜治中心處置。經多輪調解,夫婦二人最終解開心結,重啟幸福。采訪過程中,我看到調解員的微信里有很多當事人聯系方式,持續跟蹤他們的生活狀況;書柜里堆疊著厚厚的調解承諾書,見證一個個家庭重歸于好。春風化雨般的調解,是“解紛一線”的生動寫照。深入基層一線,對記者來說是“必修課”,我將繼續踐行腦力、筆力、眼力、心力,講好基層綜合治理故事。
基層治理“繡”出法治溫度
央廣網記者鄧子依

綜治中心如毛細血管延伸至末梢,多部門聯動的“一站式”服務讓矛盾化解決策更精準;巧巧工作室里,鄉音鄉情浸潤調解全程,法理與情理交融出化解密碼。只有把服務送到“家門口”,才能走進群眾“心里頭”,在這里,法治力量不端坐廟堂,而是化作家門口的暖心絮語、田間地頭的說理調解,讓“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從口號變為現實。鄂州發揮綜治中心樞紐作用,構建起縱橫聯動的基層平安建設體系,將制度剛性融入治理柔性,打造出可感知、可推廣的基層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鄂州范式”。
矛盾化解真“巧”
荊楚網記者邱玲鵬

我采訪鄂城區及東溝鎮綜治中心、巧巧工作室后,深刻感受到鄂州基層平安建設的“柔性力量”:一是資源整合強,公安、司法、網格等多部門協同,實現“一站式”解紛;二是服務接地氣,如巧巧工作室以鄉情鄉理調解矛盾,讓群眾“進得了門、說得上話”;三是科技賦能,通過綜治網格化平臺及時預警風險,網格員精準響應。
鄂州積極探索構建“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基層社會綜合治理體系,推動矛盾化解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治理”,為基層善治提供了生動樣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