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記者 邱玲鵬 肖慧婷
在人來人往的紅星湖旁,坐落著總建筑面積達6860平方米的大冶市綜治中心。
步入中心大廳,導訪臺旁的電子屏清晰地列出了市領導接訪、群眾來訪接待、法律服務接待等功能分類。群眾根據實際需要取號后,在工作人員指引下分流到對應窗口。
來到窗口區,立體化的矛盾化解服務體系在這里依次鋪展。11個窗口定位精準、明亮有序;樓上的矛盾糾紛調解室、網格化管理中心辦公室、政法智能化應用指揮中心等多個功能室布局井然、實戰實用。
原來,按照“當進則進、宜進則進”的原則,在大冶市綜治中心,政法委、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信訪、經信、住建等部門采取常駐、輪駐、隨駐相結合方式,將多方平臺資源向中心匯集。
如今這里,就是一個全品類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的“解紛超市”。
“在黃石,這樣的‘解紛超市’已在市本級、7個縣(市、區)、55個鄉鎮(街道)、1011個村(社區)全面完成規范化建設。”黃石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
小女孩入學難,綜治中心既解紛又紓困
“綜治中心不僅圓滿解決問題,還幫忙省下了不少費用,太好了!”3月27日,“荊楚政法基層行”采訪團來到大冶市綜治中心,正在接受回訪的陳婆婆欣慰地向記者們說道。
陳婆婆的孫女因為家庭關系問題一直未登記戶口,今年,眼看著8歲的孫女因戶口問題遲遲不能辦理入學,她急得四處詢問,找到了大冶市綜治中心的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

采訪大冶市綜治中心調解員。陶輝 攝
“收到陳婆婆的求助后,我們立即聯系網格員深入社區走訪核實情況。了解到不僅是戶口問題一直未解決,且陳婆婆的老伴因長期治病花費,家中條件已十分困難。”家調委調解員郭燕說道。
為解決迫在眉睫的上學問題,郭燕主動聯系教育部門說明情況,并申請為小孫女安排了最近的學校。
考慮到陳婆婆家的經濟狀況,家調委專門向學校申請,免去了餐費、學雜費等費用,還購買了文具、繪本等讀書用品送到她家。
“從事調解工作五年來,我常常聽到當事人說的一句話就是‘早知道有你們這么為我們著想、維權,我們的矛盾問題肯定會早就解決了!’。”今年60歲的郭燕說,她在法院退休后返聘到調解員崗位,希望通過自己一份力幫助其他人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后期,大冶市綜治中心還將繼續關注回訪陳婆婆家中情況,爭取徹底幫助小孫女解決戶口問題。

采訪團在大冶市綜治中心采訪。陶輝 攝
小高層用水難,非警務警情分流化解圓滿解決
“這么多年了,終于能在家里痛快洗個熱水澡!”說起曾經困擾居民們的“用水難”問題,大冶市向陽社區興盛花園小區二期居民曹梅芳感慨萬千。
這個建于2010年的8層樓小區,隨著近些年周邊高層電梯樓盤的開發,常常遇到水壓低、群眾用水難的問題。
曹梅芳告訴記者,起初居民們在自家安裝了小型加壓泵,避開用水高峰期還能正常接水。然而,2020年開始,小型加壓泵也滿足不了用水需求,有時洗澡連熱水器都打不著。
長期積壓的矛盾在物業費收繳時爆發:部分居民因用水問題拒交物業費,而物業后續采取的斷水措施,更導致矛盾激化升級。
向陽社區聞訊立即向東風路街道綜治中心匯報情況,并聯系自來水公司連夜恢復供水。治標更要治本,綜治中心經過研判討論,積極與城投公司、住建局等相關主管部門單位聯系,邀請自來水公司、物業、開發商以及居民代多次召開協調會,確定了開發商和自來水公司出設備、物業騰泵房、居民承擔電費的方案。
為了盡快統一群眾意見,東風路街道綜治中心成員和社區干部一起發動下沉黨員、業委會成員、群眾代表每家每戶上門做工作,在一個半個月內籌集了電費使用相關資金,趕在2025年春節前完成增壓泵安裝。隨后,附近存在同樣問題的兩個小區也效仿該解決方案進行協商處理,徹底解決了涉及3000多名群眾的用水難題。
“現在用水一切良好,家里每月平攤增壓泵電費不到3元,比之前自己購買小型加壓泵的費用還低!”曹梅芳滿意地說。
300名工人入廁難,多方聯動迅速化解
如果說用水難題是“慢性病”,那么黃石市青山湖社區的“施工風波”則是突發“急癥”。
今年3月,青山湖社區內一處施工項目配套衛生間選址距居民樓不足10米,引發周邊居民強烈不滿。

采訪團在青山湖社區采訪。陶輝 攝
“化糞池建在家門口,夏天怎么開窗?”有居民撥打110報警反映情況,要求立即拆除衛生設施。
依托綜治網格化平臺,該非警務警情被迅速推送到黃石港街道綜治中心。
在綜治中心組織下,社區網格員當天便在工地周邊走訪小區居民,詳細記錄訴求并安撫情緒。與此同時,針對居民“要干凈環境”和施工方“保項目進度”的訴求矛盾,區綜治中心研判、派單,聯動責任部門,指導街道綜治中心牽頭搭建協商平臺,組織專項工作組、居民代表、施工方召開懇談會,雙方初步達成“暫停使用、另尋選址”的共識。
“感謝綜治中心的給力幫助,協調了工地周圍醫院、企業的多處公用廁所,供我們工地工人日常使用。” 項目生產經理李先生說。
如今,原有的衛生間已被改為項目倉庫,居民代表李光中特地向青山湖社區送來錦旗,他說:“街道綜治中心、社區的主動作為讓我們感受到了社區大家庭的溫暖,他們真正做到了群眾利益無小事。”
“通過綜治中心統籌充分發揮協調功能,健全多元共治機制,就能將矛盾糾紛轉化為社會治理創新的契機,真正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標。”青山湖社區黨委書記繆華說道。

采訪團在大冶市綜治中心。陶輝 攝
黃石市綜治中心主任張琦介紹,該市堅持把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作為創新社會治理、深化平安建設的重要平臺和抓手。各級綜治中心堅持開門接訪,建立首問負責、服務承諾、限時辦結、跟蹤回訪、撫慰救濟等機制,“一站式”為群眾解困紓難,群眾“解紛找綜治中心”的工作格局不斷深化。
辦好群眾身邊的“小事”,就是推進基層治理的“大事”。
2024年以來,黃石市各級綜治中心辦理網格上報、重點部門推送的風險隱患、矛盾糾紛超7.2萬余件,辦結率99%以上,不斷完善即接即辦、會商研判、分流轉辦、跟蹤督辦、反饋回訪等“一站式”服務管理,努力實現人民群眾反映訴求、解決矛盾“只跑一地、只進一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