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夏旭東、李瓊)近年來,十堰市房縣按照“一個中心”統籌調度、“一套系統”預警預測、“一個場地”調處化解、“一套機制”閉環管理的思路,全力推動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
“找個說法”
“樓下晚上故意在樓板上震動,影響我們樓上休息。”2024年12月下旬,房縣瑞富未來城兩戶業主多次為噪聲擾鄰問題吵得不可開交。社區和派出所多次協調,但矛盾始終沒有得到實質性化解。
同年12月底,當事人將訴求反映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中心接到糾紛后,將其交辦至“嘹亮人兒”調解室,“嘹亮人兒”調解工作室,迅速組建了由公安、住建、物業等組成的專班,深入實地核查了解,并現場找到雙方當事人,通過做雙方當事人及親屬思想工作,經過長達二個小時的情理法思想疏導,糾紛當天得到了圓滿解決。

縣綜治中心大樓。通訊員供圖
綜治中心是集中受理和處理老百姓訴求的地方,主要承擔矛盾糾紛化解、社會治安風險防控“兩大職能”。房縣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起步早,推進實,目前已建成縣級綜治中心1個,鄉鎮綜治中心20個;高標準建成縣社情民意中心1個,核定編制21人,在全省率先明確為縣級政法委正科級事業單位。在房縣,“有矛盾糾紛到綜治中心”已成為群眾的普遍共識。群眾遇到婚姻家庭糾紛、鄰里糾紛、債務糾紛、交通事故糾紛、物業糾紛等,第一時間都會到綜治中心“找個說法”。
“最多跑一地”
2025年1月,房縣木廠鎮五谷廟村民張某與用工單位發生勞務糾紛,其家屬來到縣綜治中心求助。
縣綜治中心聯合大木廠鎮、用人單位、派出所、村干部等相關單位和人員進行聯合調處,最終糾紛在中心得到了一站式解決。
“我們之前還以為要在各個單位來回跑,沒想到中心直接幫我們解決了問題,真是來對了地方!”張某家屬稱贊道。
長期以來,矛盾糾紛調處分屬在司法局、公安局、鄉鎮等多個部門、多個單位,存在“九龍治水”的問題,資源不能有效整合。

當事人簽訂調解協議書。通訊員供圖
為破解這一難題,房縣積極整合相關資源,秉持“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理念,實行“1+5+N”模式,“1”即:縣委政法委牽頭統籌;“5”即:縣法院、縣檢察院、縣公安局、縣司法局、縣信訪局派員常駐,有機整合訴訟服務中心、檢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信訪接待中心有關功能;“N”即:按照“中心吹哨、部門報到”要求,縣直相關單位按需進駐。中心全面融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功能,統籌12345熱線、嘹亮人調解工作室、20個行業調委會入駐辦公,各部門各司其職,提供“訪—調—立—裁—審”一站式全流程服務,努力做到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確保群眾的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
“點亮智慧燈”
“通過該平臺數據分析,房縣沙河鄉朱家坪村吳某與其女友有重大情感糾紛,可能產生過激行為。”房縣綜治中心技術人員黃某通過大數據建模,第一時間捕捉到了這一信息。他迅速將這一情況報告給綜治中心負責人,綜治中心迅速啟動預警機制,雙向分別交辦至縣公安局、屬地沙河鄉及朱家坪村,沙河鄉和當地派出所,迅速組建專班,上門核實,全力做好疏導穩控工作,成功避免了一起極端案事件發生。
上述,只是房縣綜治中心“點亮智慧燈”的一個縮影。房縣綜治中心強化科技賦能,建立健全風險系數分析模型和等級指標,對海量化、碎片化的苗頭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為風險精準研判,分級分類交辦督辦,提供智慧支撐。中心運行以來,精準研判交辦重點事項512件,屬地屬事部門全部排查穩控化解到位。
“做實后半篇文章”
“矛盾不僅要化解掉、還要化解好,更要做好后半篇文章,避免引發新的矛盾。”房縣政法委主要負責人說道。

縣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及專班正在研判會商。通訊員供圖
房縣綜治中心找到了做實矛盾糾紛化解后半篇文章的“妙招”。即,建立健全矛盾糾紛辦理反饋、備案報告、跟蹤回訪、復盤分析、撫慰救助等機制,推動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
新時代新征程,房縣綜治中心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推動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切實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滿意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