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記者 邱玲鵬、周夢伊
正值武漢警官職業學院與湖北省監獄局、戒毒局戰略合作深入推進之際,在通城縣石南派出所的實習崗位上,“00后”學警吳楊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調解30余起糾紛滿意率100%、破獲春節賭博案、暴雨中安全轉移群眾……這些成績的背后,是武漢警官職業學院“產教融合、校局共育”育人模式的深度賦能。從課堂教學到基層實戰,該校通過“雙導師制”精準指導、虛擬仿真科技賦能、數據共享平臺支撐,為新時代警校生鍛造出“能戰善治”的硬核本領。
“雙導師制”護航:打破壁壘參與實戰
“雙導師制打通了‘教’與‘戰’的壁壘,讓學生在實踐中既有底氣,更有章法。”吳楊的基層表現,離不開武漢警官職業學院首創的“雙導師制”。實習期間,他既接受派出所民警的現場指導,又能通過遠程連線獲得專業教師的案例分析和理論支持。調解糾紛時,他運用學校與省司法廳聯合編撰的《基層矛盾調解實務手冊》,將課堂所學的“五步調解法”與民警傳授的溝通技巧結合,創新推出“數字調解”模式,贏得共青團通城縣委通報表揚。在暴雨搶險中,他沖鋒在前,依托《實習安全手冊》標注的“三方協議保障事項”,結合“災難應急指揮”課程中的網格化管理策略,連續奮戰12小時,高效轉移受災群眾。

凌晨一點疏散暴雨被困群眾。
科技賦能實訓:虛擬仿真練就“火眼金睛”

深入賭博窩點完成抓賭任務。
“他能一眼鎖定賭博案的電子支付漏洞,靠的是在校期間的科技化訓練。”在春節禁賭專項行動中,吳楊化身便衣深入一線收集線索,偵查技能讓帶教師傅眼前一亮。作為全國司法職教虛擬仿真聯盟成員,武漢警官職業學院通過VR技術還原涉賭毒場景,讓學生在虛擬環境中完成100余課時的偵查模擬。針對資金流向分析,校局聯合開發“異常資金流監測模型”,使吳楊在實習中快速鎖定關鍵證據。此外,AI調解案例系統、警務通定位技術等數字化工具的熟練運用,讓他的糾紛化解效率提升40%。這些“黑科技”實訓資源,將警校課堂變成了“準一線戰場”,使學生未出校門便練就實戰本領。

群眾送來錦旗。
校局數據共享:實踐成果助力基層治理

獲得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湖北省分賽決賽成長賽道職教組金獎。
吳楊的實習經歷,亦是校局合作“智慧警務”落地的縮影。他將基層采集的127份糾紛數據實時上傳至學校與省司法廳共建的“智慧警務研究平臺”,為《社區糾紛調解數字化轉型路徑》調研報告提供支撐,該成果已被納入地方治理攻關課題。校局聯合開發的“矛盾糾紛數據庫”、三維社區地圖等資源,讓他的調解和搶險工作有據可依、有圖可循。此外,他榮獲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湖北省分賽決賽成長賽道職教組金獎。“他身上既有警校生的專業素養,更有人民警察的為民情懷。”石南派出所所長評價道。這種“數據反哺教學、成果服務一線”的閉環,也是該校“產學研創”一體化育人的核心價值。

通城縣公安局石南派出所表揚信。
“吳楊同學展現出的不僅是個人素質,更是我校‘大思政’育人體系的成果。”武漢警官職業學院警察管理系主任在實習總結會上評價道。他用行動證明,警徽下的青春,在基層淬煉中愈發閃亮。在產教融合、校局合作的沃土上,像吳楊這樣的新時代警校生正不斷涌現,他們在基層實踐中鍛煉自我,共同書寫著警務人才培養的“湖北樣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