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記者邱玲鵬 肖慧婷
“當時骨折的腿現在已經完全恢復了,多虧了調解員幫我拿到了工傷賠償,不然治療康復的費用真不知道怎么辦!”4月10日,外賣小哥方明(化名)向“荊楚政法基層行”采訪團提起自己的近況時感慨道。方明提到的賠償金,正是潛江市多元化解勞動糾紛、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生動體現。
近年來,潛江市高標準推動市級綜治中心建設,通過整合資源、優化流程,構建起“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和便民服務平臺,特別是在呵護新業態勞動者權益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對群眾來說,遇到勞動糾紛、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糾紛、債務糾紛等等,都可以到綜治中心“找個說法”、得到化解。
外賣小哥車禍骨折索賠難,多方聯調解困局
2019年5月,方明在送餐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導致腿部骨折,事故另一方負全責,方明隨后被認定為工傷。但方明所在的公司認為雙方簽訂的合同為勞務合同,實際是承攬關系,不認同工傷認定結論,且認為方明提出的賠付金額過高,遲遲不愿支付。
由于一直得不到相應賠付,方明便向仲裁機構提交仲裁申請。在辦案人員的指引下,雙方同意先行通過調解方式解決糾紛。為快速和有效處理爭議案件,維護雙方合法權益,潛江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委員會、人社局、總工會、法院行政庭相關人員多次進行聯合調解。

采訪團在潛江市綜治中心采訪。記者 周光潔 攝
“我們采用‘背對背’的調解方式,從‘情、理、法’結合的角度,勸導雙方在賠償金額的爭議上各退一步,并通過實際證據為企業分析雙方勞動關系存在的事實可能性。”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員周建華介紹。
最后,企業在調解員的普法引導下,認同了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一次性支付賠償金15萬元,避免矛盾進一步惡化。
“經過工作人員上門講解,我們對勞動關系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現在公司已經為200多名專職外賣騎手購買了五險以及雇主責任險,這也有利于我們企業穩定經營、降低賠償成本。”該人力資源公司人事經理接受采訪時說。
女騎手上崗首日遇“狗劫”,柔性調解化爭議
“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讓新就業形態有序健康發展,這是政府部門關注的工作重點之一。”潛江市人社局法規科科長鄧文青介紹。
隨著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的大幅增加,矛盾糾紛的具體狀況也有了新變化。2023年10月,外賣女騎手王文(化名)送餐時被街邊突然竄出追逐撕咬的流浪狗驚擾,失去平衡摔倒致右腿受傷。
然而,這天是王文開始送外賣的第一天,還是兼職上班。
“兼職這樣的靈活用工方式使勞動者社保難以在一個公司繳納,這種情況下企業只能自行承擔責任,有的企業會因此認為自己的權益沒得到維護,對工傷賠償有異議。”鄧文青說,很多企業并非不愿意為員工繳納保險,但兼職人員流動性大、工作時間不固定、勞動關系多重等特性確實為購置保險帶來了困難。

采訪團在潛江市綜治中心采訪。記者 周光潔 攝
潛江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委員會及時介入調解,站在雙方的角度表達理解,拉近距離,緩和對立情緒。最終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工傷賠償協議。
為加強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關心關愛,潛江市多部門聯合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活動,對新就業形態行業企業開展上門普法,指導企業合規用工,減少勞動爭議。同時,積極幫助新業態企業組建工會,推動新業態勞動者納入工會,搭建零工驛站(愛心驛站),滿足戶外勞動者和靈活就業人員求職、休息、娛樂、免費上網等多元化需求。
六旬民工殺魚傷手指,政策解讀護權益
潛江龍蝦,紅遍天下。潛江市被譽為“中國小龍蝦之鄉”,每年春夏季,火熱的蝦香飄滿全城,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
然而,火爆的“大蝦”也引出了一些“燙手”的新型矛盾:農閑時候,當地一些農民選擇前往餐館、水產廠等地從事剪蝦子、殺魚等食品加工工作,容易發生因刀具操作失誤而導致的受傷事件。
2024年初,年近六旬的張某在殺魚時小拇指不慎受傷,隨后向水產公司申請工傷賠償。該公司用工規范,主動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但張某屬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按規定無法參保。

采訪團在潛江市綜治中心。記者 周光潔 攝
最高人民法院曾明確指出:用人單位聘用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務工農民,在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傷亡的,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工傷認定。
在此案中,張某符合進城務工農民工身份,因此水產公司應該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該公司在了解政策后,明確同意支付賠償,但是希望我們幫助協商,了解勞動者是否愿意降低賠償標準。”鄧文青說。調委會隨后會向張某做工作,最后順利達成了調解協議,張某獲得賠償7萬余元。
設立龍蝦產業矛盾調委會,繪就蝦城好“楓”景
近年來,潛江市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綜治中心吸納退休法官、律師、專家學者等專業調解資源,建立430余個人民調解委員會,先后設立了勞動人事、土地、教育、婚姻家庭、交通事故等20家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3個派駐調解室,讓全市人民調解組織“從有到全”,將調解觸角延伸到全市各個角落。
同時,通過設立小龍蝦產業矛盾糾紛調委會、江漢油田糾紛調委會,打造“產業調解”“企地聯調”新模式,實現矛盾糾紛就地化解。

采訪團在潛江市綜治中心。記者 周光潔 攝
目前,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群眾”原則,潛江市23個區鎮街道獨立或依托便民服務中心建設了綜治中心,整合平安建設辦、信訪辦、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層力量,構建“一站式受理、多部門聯動、全鏈條閉環”的基層社會治理綜合體;各村(社區)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建立綜治站,搭建“村(居)兩委+駐村民警+網格員+法律工作者+人民調解員”的平安建設隊伍,有效提升解決矛盾糾紛能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