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白云 通訊員 周佳)走進江漢區北湖街道綜治中心,一面掛滿錦旗的墻上,“為民解憂 情暖人心”幾個大字格外醒目。近年來,北湖街道在區委政法委的指導下,以綜治中心為陣地,串起基層治理“千條線”,創新構建“1+4+N”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以街道綜治中心為“中樞大腦”,聯動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信訪辦四支“專業戰隊”,吸納社區能人、熱心群眾等N種社會力量,織就“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的治理網絡。在這里,“楓橋經驗”不再是口號,而是化作了鄰里間的笑臉、社區里的暖意。
智慧賦能源頭預防風險隱患“一網打盡”
“多虧網格員天天來走訪,不然我們那點矛盾真要鬧大了!”家住建設社區的岑阿姨感慨道。

居民為網格員送上錦旗。通訊員供圖
北湖街道用“大數據+網格化+共同締造”三把“金鑰匙”,擰緊矛盾糾紛的“安全閥”。綜治網格化平臺“盯梢”市民熱線、公安、網信部門數據,像“雷達”般精準掃描出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等各類風險;網格員化身“平安哨兵”,走街串巷排查隱患,連樓棟角落的“火藥味”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更有“鄰里管得寬”等居民自治組織,讓熱心群眾成了“移動情報站”?!叭ツ晡覀兲崆盎饬?00多起矛盾,九成糾紛在網格里就‘熄了火’?!本C治中心負責人語氣中滿是自豪。
三級調解平臺聯動矛盾化解有溫度
從劍拔弩張的拍桌爭吵到握手言和的笑臉相迎,在北湖街道綜治中心的調解工作室里,全國調解能手馬天紅用“法理情”三劑良藥,讓無數“冤家”重續鄰里情。這正是北湖街道創新構建“街道-社區-群眾自治”三級矛調平臺的生動縮影——通過縱向貫通的三級聯動機制,將矛盾化解的溫度傳遞至基層末梢。街道層面,綜治中心打造一站式服務中樞,服務窗口集法律咨詢、心理疏導等功能于一體,年均化解糾紛超1000件,群眾滿意度達95%;社區層面,橫堤社區通過“微網格”治理模式,以繡花功夫拔除盤踞十年的1600平方米違建頑疾,讓西北湖“第五立面”重現靚麗容顏;群眾自治層面涌現出“院落自治”“妙鄰議站”等特色組織,德望社區將“和為貴”的傳統智慧注入調解工作,使積年怨氣化作“一家親”的溫馨茶話。

橫堤社區綜治中心搭建平臺調解拆除1600平方米違建。通訊員供圖
三股力量協同發力小調解撬動大平安
專業團隊、下沉黨員、熱心群眾,三股力量在北湖街道擰成了一股“平安繩”。以馬天紅為首的12人金牌調解團,獨創“心理干預+法律咨詢+定制調解”組合拳,近年來讓6000多起糾紛“化干戈為玉帛”;環保社區充分發揮調解員作用,連續化解了房屋漏水、噪音擾民、雜物占道、房屋修葺等鄰里矛盾糾紛20余件;通過樓宇安全員的預警,街道和職能部門及時介入,妥善處置了九州口腔醫院維權群體、興隆出租車司機群體矛盾問題。

馬天紅調解團隊交流分享調解案例。通訊員供圖
多元共治顯成效基層綻放“和諧花”
“沒想到這么多人幫我,日子終于有盼頭了!”居民陳某握著婦聯工作人員的手紅了眼眶。北湖街道綜治中心接到陳某遭受家暴的求助后,立即啟動“聯合戰隊”——婦聯上門了解情況,中心駐點律師為她撐起法律“保護傘”,公安對施暴者嚴厲訓誡,馬天紅調解團隊連續數天調解,心理咨詢師送去溫暖安撫,最終讓瀕臨破碎的家重歸和睦。這樣的故事在北湖街道并非個例:噪音擾民的樓上樓下成了“好兄弟”,爭車位的商戶們建起“共享停車群”……正如馬天紅所說,“調解不是‘和稀泥’,而是給群眾一個‘理’字?!?nbsp;
如今,北湖街道的“1+4+N”模式已成為基層治理“新名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顯著上升,多元共治的種子在這里綻放出最美的“和諧之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