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wǎng)(湖北日報網(wǎng))訊(通訊員余珊、何捷、楊敏)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先鋒,英烈事跡和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歷史記憶和寶貴精神財富,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的力量源泉。3月26日,湖北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湖北省英雄烈士保護條例》,這部全國首部英雄烈士保護領域的地方性法規(guī),于2025年7月1日正式施行,它承載著對英烈的深切緬懷與敬重,為傳承紅色基因筑牢法治根基,讓英烈精神在荊楚大地乃至華夏山河持續(xù)閃耀,成為激勵民族奮進的精神燈塔。
近年來,湖北省谷城縣不斷強化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講好英烈故事,推動英烈褒揚紀念工作走深走實,讓紅色基因在這片革命老區(qū)的大地上代代相傳。
青山埋忠骨,蒼松慰英靈。
2024年9月24日,谷城縣烈士陵園,松柏蒼翠,莊嚴肅穆。73歲的陳文生哽咽著,輕輕地將骨灰盒放進墓穴,“小爺爺,我們回家啦!”
小爺爺名叫陳西文(又名陳熙文),是陳文生爺爺?shù)奶玫埽?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4年7月在執(zhí)行任務時英勇犧牲,長眠在廣西憑祥市的巍巍青山中。陳西文犧牲后,家里人悲痛萬分,但只知道他葬在憑祥,具體位置一無所知,讓烈士魂歸故里成了家人最大的心愿。
2024年7月,在谷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的不懈努力下終于傳來好消息,經(jīng)憑祥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核實,最終確認安葬在憑祥的陳熙文烈士即為谷城籍陳西文烈士。
確認烈士身份后,兩地退役軍人事務局和家屬陳文生協(xié)商,決定接英烈“回家”。

在谷城縣烈士陵園,陳文生輕輕擦著小爺爺陳西文的墓碑。通訊員供圖
9月19日,陳文生在尚高潮的引導下,終于見到了爺爺、父親念叨了一輩子的“小爺爺”。磕頭鞠躬后,他蹲在地上,用手輕輕撫摸小爺爺?shù)哪贡?/p>
當天,憑祥市舉行了陳西文(陳熙文)烈士遺骸遷葬儀式。9月24日,谷城縣舉行了烈士安葬儀式,陳文生和老伴帶著兩個女兒、兩個外孫(女)參加。
宗親血脈的賡續(xù),更是紅色精神的傳承。
13歲的武語薇是陳文生的外孫女,專程請假參加了陳西文烈士安葬儀式?!拔覍W習了黃繼光、董存瑞等革命先烈的故事,作為一名烈士的后人,為有一個為國捐軀的先輩感到自豪。我一定努力學習,將來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p>
一直以來,谷城縣把烈士褒揚工作納入黨史學習教育重要內(nèi)容,制定印發(fā)《谷城縣英雄烈士紀念設施整修工程實施方案》及《關于加強縣內(nèi)零散烈士紀念設施建設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先后兩次對全縣17座烈士紀念設施精準修繕全面整修,103座散葬烈士墓集中管護應遷盡遷。探索制定的《散葬烈士墓遷葬服務規(guī)范》,被確定為襄陽市地方標準,納入湖北省退役軍人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并順利通過評審驗收。
全縣形成了以縣烈士陵園為龍頭、茨河鄂西北手紡所、薤山賀龍司令部舊址、五山黃山埡革命烈士陵園、五山九里崗革命歷史展覽館、南河蘇區(qū)紅色記憶館等多點支撐的紅色教育體系?!?/p>
2023年4月,由谷城縣湖北越調(diào)傳承中心創(chuàng)作的湖北越調(diào)大型紅色革命現(xiàn)代戲《滾燈謠》作為第十屆黃河戲劇節(jié)參賽劇目,在河南省駐馬店市青少年宮劇場隆重上演。

圖為大型紅色革命現(xiàn)代戲《滾燈謠》在河南省駐馬店市青少年宮劇場巡演現(xiàn)場。通訊員供圖
該劇將谷城人民支援淮海戰(zhàn)役前線故事搬上舞臺,榮獲第十屆黃河戲劇節(jié)“最佳劇目獎”。演繹了谷城人民深明大義、追求自由、勇于犧牲的家國情懷和慷慨壯歌,在全縣上下形成繼承革命傳統(tǒng)、學習時代英烈的熱潮。
谷城縣把紅色教育納入全縣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必修課,依托縣委黨校,充分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采取講授式、體驗式、互動式等教學形式,以黨史專家講黨課、實地參觀革命遺址、沉浸體驗歷史現(xiàn)場、分組研討學習感悟等方式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黨史。

圖為2025年谷城縣委黨校主體干部培訓班組織學員前往黃山婭烈士陵園開展主題教育活動。通訊員供圖
“今天我們在這里是哀思、是緬懷,更是汲取先烈的精神力量,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讓英烈精神照亮追夢征程?!?025年谷城縣委黨校第一期干部主體培訓班的學員錢珍珍深有感觸地說。
這是谷城縣委黨校以現(xiàn)場教學的方式開展的校外實踐黨性教育現(xiàn)場,學員們來到五山鎮(zhèn)黃山埡革命烈士陵園,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重溫入黨誓詞,黨校教師現(xiàn)場講黨課《傳承紅色基因,感受信仰力量》,使學員們感受到新中國的來之不易,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谷城縣委黨校副校長裴振霖說:“谷城縣是革命老區(qū)縣,有著悠久的革命傳統(tǒng)和豐富的紅色資源,為我們開展干部主題教育和培訓提供了便利條件。我們有責任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p>
在建好烈士紀念設施等紅色教育基地的同時,谷城還十分注重講好英烈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p>
谷城籍戰(zhàn)士張宇在參加滅火救援時犧牲,時年28歲。張宇母親因病生活不能自理,其父張勤賢受雙重打擊,情緒一度不穩(wěn)定?!?/p>

圖為2025年清明前夕,谷城縣舉辦“緬懷先烈 感恩前行”張宇烈士事跡走進學校系列活動現(xiàn)場。通訊員供圖
谷城縣軍地有關部門得知情況,組織志愿服務隊定期到張勤賢家中,幫助解決生活困難并給予心理疏導。如今,張勤賢經(jīng)常在當?shù)刂行W宣講兒子的英勇事跡?!?/p>
為加大英烈故事的收集整理力度,谷城縣向社會公開征集英烈檔案資料1000多件,通過捐贈者回憶、專家講述、史料印證等形式,講好紅色故事?!?/p>
編印紅色教育“口袋書”《初心磐石偉大征程建黨百年谷城百件大事》、黨史學習教育地方讀本《烽火青春·老兵情》,推動“紅色故事”進企業(yè)、進鄉(xiāng)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qū)、進軍營,在縣電視臺、政府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全媒體開設專欄,陸續(xù)推出“全國模范退役軍人”熊子勛、“活著的烈士”陳尚明、“張富清式老英雄”王如美等一大批退役軍人先進典型。
谷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主要負責同志許朝鋒表示:“我們將以《湖北省英雄烈士保護條例》的出臺為契機,持續(xù)管理保護好烈士紀念設施,深化紅色教育,把黨校培訓主題黨日、團日等活動開到烈士紀念設施一線,講好紅色故事,引導全社會形成崇尚英烈、捍衛(wèi)英烈、學習英烈的濃厚氛圍,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wǎng)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