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
7月8日,吉林省長春市動植物公園發布視頻稱,陪伴了長春市民四十五載光陰,見證幾代人成長的白犀牛“犀犀”,如今行動遲緩、感官遲鈍,還身患疾病,引發網友關注。

躺在犀牛館內館里的白犀牛“犀犀”(視頻截圖)

白犀牛“犀犀”正在吃草(視頻截圖)
視頻畫面顯示,白犀牛“犀犀”安靜地躺在公園犀牛館內館里,作為長春市動植物公園的活化石,也是吉林省最后一只白犀牛,最終難敵衰老與疾病的雙重侵襲,未來長春或許再難有白犀牛的身影。在視頻評論區,不少網友為“犀犀”祈福,“希望犀犀能闖過這一關”。

網友小時候和“犀犀”的合影
2023年7月,長春市動植物公園曾發布視頻稱“犀犀”43周歲了,祝愿老朋友永遠開心健康快樂。有不少網友稱,自己小時候曾到公園看過“犀犀”,“從小時候看到人近中年”,并曬出了過去拍攝的照片。

專家組到犀牛館進行現場臨床檢查(圖片來源:長春市動植物公園)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7月7日,長春市動植物公園公眾號發布文章稱,今年2月,“犀犀”嘴部出現類似水泡樣潰瘍,每次進食都顯得有些艱難。為此,公園多次邀請相關動物專家進行會診和治療,保育員和獸醫也會每天為“犀犀”清潔傷口,涂抹特制藥膏,但直至目前,病情仍未得到痊愈。

長春市動植物公園犀牛館前的介紹牌(視頻截圖)
7月8日,極目新聞記者聯系到長春市動植物公園,一名工作人員介紹,“犀犀”是公園現存唯一一只雄性白犀牛“犀犀”,出生于1980年,如今已逾45歲高齡,相當于人類的百歲老人,是目前國內圈養條件下最高齡的犀牛。
長春市動植物公園一名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社交平臺上發布“犀犀”的視頻,主要是由于它年紀較大,再加上現在生病了,僅在內館活動,因此才用視頻的方式給大家分享“犀犀”的情況,并不是“犀犀”快要不行了。
公開資料顯示,白犀,又叫白犀牛、方吻犀,屬于奇蹄目犀科,生活于非洲叢林以及草原地帶。全身厚皮,異常粗壯的軀體,短柱般的四肢,龐大的頭部,吻部上面長有雙角。喜結小群生活,多在傍晚、夜間和清晨活動。性情溫和,一般不主動攻擊人,它反應比較遲鈍,視覺很差,但聽覺和嗅覺敏銳。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20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近危(NT)。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