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詩婧(左)和同學合影 受訪者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國倩 實習生 王欣源 汪清
7月8日,剛從一場音樂節盡興歸來的張詩婧,安靜地在家中整理著自己的畫具。短暫放松后,她開始尋找暑期畫室助教的工作機會,希望在幫助學弟、學妹的同時,持續精進技藝。
張詩婧是武漢市漢鐵高中2025屆美術生。幾天前,她給自己的高考志愿按下確認鍵。她的第一志愿,是中央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
這份選擇的背后,是她三年來積累的成績單:湖北美術統考259分,位列全省第32名;2025年高考歷史類523分;中央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校考第80名,中國美術學院設計學類校考第68名。而剛升入高中時,她的文化課成績僅在400分上下。
高強度“磨”與針對性“練”是關鍵
張詩婧對繪畫的熱愛,在童年時便已萌芽。“小學時上興趣班,老師常說我畫得不錯。”張詩婧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這份“成就感”成了她堅持繪畫的動力。初中開始,她走上了更系統的美術學習之路。
2022年中考,張詩婧踩美術錄取線進入漢鐵高中。高一、高二階段,她一邊努力學習文化課,一邊按照學校的教學進度學習美術專業,文化和專業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高二暑假,她開始了為期近8個月的封閉集訓。為了多畫幾筆,每天清晨6點多鐘她便早早到達畫室練習,直到深夜十一二點鐘才收筆。中午,很多同學會回宿舍午休,她也堅持泡在畫室里。“我屬于一睡就起不來的類型,所以干脆泡在畫室里。”她解釋道。在這樣高強度的訓練中,她的專業技巧突飛猛進,為最終在聯考、校考中脫穎而出打下了堅實基礎。
然而,在備考過程中,張詩婧坦言自己有一段時間感覺力不從心。中央美術學院設計類校考,要求考生在3小時內完成一張課桌大小的四開畫作,這對張詩婧來說如同天塹。“我屬于慢工出細活類型,一想到要在那么短的時間里畫完一幅畫,還要記住那么多東西,我甚至想放棄校考這條路。”張詩婧說。
而突破,來自張詩婧日復一日的苦練和不服輸的勁頭。“我后來發現,熟能生巧。練得多了,手跟上了腦子,那些曾經覺得遙不可及的要求,慢慢也能做到。”她說。
回望專業成長之路,張詩婧特別感謝高中美術陶老師、王老師的耐心教導。“每次我有問題,找老師請教、改畫,他們從不嫌煩,非常有耐心。”張詩婧表示,老師的幫助是她精進專業路上的重要支撐。
“清晰的規劃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專業校考塵埃落定后,今年3月,張詩婧回歸校園,文化課的壓力驟然顯現。“看著同學們已經復習了好幾個月,說不慌是假的,畢竟一開始我的文化課成績不理想。”張詩婧說。關鍵時刻,學校為像她一樣的藝考生伸出援手——每天晚自習時間,任課老師們主動留下,為剛結束校考的學生補上錯過的知識點。
“老師們真的很好。熊老師講政治,能把抽象的概念變成生活中的例子,讓我一下子就理解了;王老師講歷史,對湖北高考的脈絡把握得特別準……”張詩婧說,學校和老師的支持是她沖刺文化課的堅實后盾。
學習中,張詩婧也摸索出自己的獨特方法:“在學校,我會先把自己擅長的學科學好,讓校內學習效率和成果最大化。而薄弱學科比如數學,就攢到周末,集中火力有針對性地學習突破。”
歷史是張詩婧的優勢學科。“初中我就喜歡看人物傳記,感覺歷史里都是活生生的故事,不是死記硬背的東西。而高中歷史學習要記憶關鍵時間節點,抓住階段特征,理解每個時代的大背景,這樣做題時思路就清晰多了。”張詩婧說,在策略性的學習方法加持下,高考中,她的文化課成績較集訓前提升了約50分,較高一剛入學時更是提升了100多分。
回顧三年“逆襲”之路,張詩婧最大的感悟是,清晰的規劃比盲目努力更重要。“藝考生一定要早點想清楚自己適合走哪條路。”她說,建議學弟、學妹們認真評估自己的文化課水平——如果能穩定在本科線以上,可以嘗試沖刺對文化分要求相對靈活的頂尖美院校考;如果文化課是短板,不妨集中精力走聯考路線,把寶貴的時間留給文化課沖刺。
如今,即將踏入中央美術學院學習設計的張詩婧,心中已然勾勒出未來的輪廓。“我更傾向于學習數媒設計,未來從事能發揮創意、擁有一定自由度的設計工作。”她表示,“‘志之所趨,無遠弗屆’,這句話是我一路前行的信條,也想把這句話送給逐夢路上的學弟學妹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