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通訊員陳夢圓 俞小梅)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中活動容易中暑,嚴重者還會出現熱射病,危及生命。近一周來,武漢市第四醫院常青院區收治了5名中暑患者,都獲得及時救治。醫生提醒,高溫高濕的氣候和高強度體力活動,是導致熱射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戶外工作者、身體偏弱或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嬰幼兒都是熱射病的高危人群。
7月6日,53歲的劉先生起了個大早,本想趁著清晨涼快去釣魚,沒想到暈倒在河邊。幸好路人及時發現報警,他被緊急送到醫院急救。此時,劉先生體溫接近40℃,處于深度昏迷。
7月7日中午,72歲的張爹爹出門取快遞,不到半小時就暈倒在路上。鄰居發現后將其送往醫院救治,當時他體溫41℃,被確診為熱射病。
“兩位患者入院時,都是深度昏迷、休克、橫紋肌溶解、急性腎損傷,幸運的是未出現多器官衰竭。”武漢市第四醫院常青院區重癥醫學科負責人許美霞介紹,因患者病情危重,他們都被轉入ICU。醫生用冰毯、冰帽等措施為他們快速降溫,并積極進行大量液體復蘇、糾正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等對癥治療,二人轉危為安。
許美霞介紹,熱射病是高溫相關急癥中最嚴重的情況,是由于暴露在高溫高濕環境中身體調節功能失衡,產熱大于散熱,導致核心溫度迅速升高至40℃以上,并伴有皮膚灼熱、意識障礙及多器官功能障礙的致命性疾病,一旦發生,死亡率極高。劉先生雖然是清晨出門,但當時氣溫仍然很高,且河邊濕度大,加上他專注釣魚而長時間處于相對靜止狀態,未能及時、足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導致身體產熱大于散熱,核心體溫失控性升高;張爹爹是老年人,體溫調節能力弱,太陽直射高溫環境下導致其重癥中暑。
戶外太熱易發生熱射病,宅在家中是否一定安全?該院區神經內科副主任王喜豐介紹,長時間待在高溫的室內,同樣有患上熱射病的風險,甚至更為隱蔽。“最近一周,我們神經內科病區收治了多名在家嚴重中暑的患者,都是老年人。他們最開始是食欲不振、頭暈惡心、乏力,患者和家屬都以為是天氣熱了影響食欲,其實已經發生中暑。”王喜豐說,有的老人為了節約或擔心吹空調著涼,即使酷熱也不開空調,久處高熱的室內,自身體溫調節能力又差,極易發生熱射病。
醫生提醒,要盡量避免高溫高濕及不通風環境,減少中暑風險,保證休息,防止脫水。若遇熱射病患者,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等待醫護人員的同時采取急救措施:迅速將其移至陰涼通風處或空調房,解開衣物散熱,評估其神志。可采用涼水浸泡、涼水淋浴、噴灑涼水、擦拭身體、冷敷頭部及腋下等方式幫助其快速降溫。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