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鄭雅曼)“法官和書記員業務素質高、工作態度好,作為當事人,我切實感受到了公平正義,特致函表示感謝!”江岸區法院二七法庭法官習靜的辦公桌上,攤開著當事人趙某送來的一封感謝信。這起標的額僅700余元的糾紛,以“小案‘不小辦’”換來了當事人真摯的謝意。
趙某是某停車場的老主顧。那天,他像往常一樣去停車場取車時卻發現,車身上竟多了一道明顯的刮痕,維修花費了700余元。
當趙某拿著維修票據找到經營該停車場的某物業公司,要求其賠付時,該物業公司卻堅持認為車輛并非在停車場停泊期間被剮蹭。認識分歧激起層層波瀾,多次協商未果,趙某訴至法院。
立案后,習靜組織開庭審理。庭審期間,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趙某據理力爭:“車開進來的時候好好的,出去就看到有刮痕,我取車時拍了照片,是你們管理不到位!”
“照片確實是在停車場拍的,但是你有什么證據能夠證明車進來之前沒有剮蹭?搞不好,在外面就已經受損了。”物業公司負責人眉頭緊皺,略顯不耐煩。
“我要看監控……”趙某要求物業公司提交車輛停放在停車場期間的所有監控視頻。物業公司當庭提交了趙某駕車進出停車場閘機口的片段視頻,但趙某車輛停放位置處在監控死角,關鍵證據缺失。
習靜意識到,這起糾紛雖然所涉金額不大,但要做到“勝敗皆服”,必須查清關鍵事實——車輛是否在停車場被剮蹭。
庭審結束后,習靜第一時間前往案涉停車場,沿著趙某描述的停車路線反復查看,但未發現有其他監控可以帶到現場畫面。想起庭審中趙某提及發現車輛被剮蹭后報了警,習靜又立即前往轄區派出所調取材料,然而也沒有獲得有價值的線索。
對此,習靜決定回到“原點”,重新梳理雙方提交的證據材料,尋找新的突破口。
厚厚的案卷間,習靜再次將目光聚焦在那段已經反復播放了數次的出入口視頻上,一幀一幀地仔細查看。就在視頻播放到車輛緩緩駛入閘機口的一幀畫面上,習靜突然發現視頻右下角的門崗崗亭處有一處反光。
放大、再放大,習靜發現反光處是門崗的窗戶玻璃,在車輛駛入閘機口的特定角度和光照下,反光畫面中剛好可以看到車輛駛入時車身完好無損。
關鍵線索撥開迷霧,綜合全案證據,可以認定車輛系在停車場停放期間受損。物業公司作為管理責任方,應當提供公共部位及設施設備日常維護等服務,但在本案中因案涉車輛停放位置存在監控死角,物業公司未發現車輛受損情況,且在事故發生后未能提供線索確定侵權第三人,在此情況下,物業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隨后,習靜作出判決,由物業公司賠償趙某700余元,并向雙方釋法答疑,雙方均服判息訴,物業公司也主動支付了相應款項。
這件“小案”標的額不大,卻關乎當事人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和期待。法官嚴謹細致,抽絲剝繭找到關鍵證據,條分縷析準確適用法律,用這份判決,讓公平正義可感可觸。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