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年4月13日,印度尼西亞與中國正式建交。從那時起,兩國就始終堅信:伙伴關系應基于共同的理想而非權力,應通過相互尊重而非支配來維系。
75年過去,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印尼也發展成為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近10多年來,中國一直是印尼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印尼三大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國之一。2024年,雙邊貿易額再創新高,達到1478億美元,同比增長6.1%;中國對印尼投資增長9.4%,達到81億美元。
印尼與中國關系的里程碑,既鐫刻于源遠流長的歷史交往中,也體現在近年來頻繁的高層互動中。1955年萬隆會議上,周恩來總理傳遞了和平與友誼的信息,尋求亞非國家的共同發展之道。時至今日,萬隆會議精神依然煥發光彩。2024年,普拉博沃總統兩次訪問中國,第一次是在當選總統后的4月,第二次則是11月就任總統后的首次國事訪問。今年9月3日,普拉博沃總統專程來華出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活動。
75年,印尼與中國攜手走過。在這段歲月中,我們經歷過起伏,但彼此關系的要義始終未變——那便是堅持相互尊重、推進合作、持續向前發展的戰略方向。
作為已駐華7年有余的印尼大使,我榮幸地見證了兩國在貿易投資、發展合作與人文交流等各領域的不斷深化。面向未來,我們應追求更卓越、更富成效的合作。我們應當,也必須加大對彼此的投資,不僅是指資本或收益,更是信任、理念和共同愿景。正因如此,印尼和中國已同意推動“黃金印尼2045”愿景與中國式現代化深度對接。
當前,我們應攜手并肩,以實實在在的成果展現這一協同效應的成功,展示中國的發展紅利如何促進更廣泛的產業融合、現代化和創新。這不僅惠及中國,更助推整個區域的進步。
我尤其希望了解中國如何運用其在綠色技術、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方面的領先優勢,助力制造業升級和政府效率提升。我也注意到中國在半導體和芯片技術方面的迅猛發展。憑借其工業體系的規模和發展勢頭,中國有望在全球供應鏈重構中扮演更為關鍵的角色。隨著科技日益邁向以精密工程、機器人與智能系統為主導的未來,這類技術突破將成為產業轉型的核心動力,也為包括印尼在內的眾多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經驗,助力我們走好自己多元發展、技術驅動的前進道路。
值此印尼與中國建交75周年之際,我們滿懷信心,期待攜手開創更加光明、更富成效的伙伴關系。這一刻提醒我們:真正的友誼,不僅以歲月衡量,更以我們對尊重與合作的共同堅守為證。
(作者為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