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姜泰陽)“楊法官,壓在心里這么久的事總算放下了,今晚終于能睡個安穩覺了。”近日,在武漢市江岸區綜治中心,居民胡大爺握住法官楊松的手,長舒一口氣。一場持續四年的鄰里糾紛,在法院、社區和物業的多方聯動下,終于圓滿化解。
2021年初,胡大爺發現自己家中衛生間棚頂開始漏水,想著不是很嚴重,也沒聯系物業和樓上鄰居,自費花了500元修理。不料,半年后陽臺又發生嚴重漏水,木地板、柜體等多處受損。
胡大爺趕緊聯系了樓上鄰居張師傅,但雙方對漏水原因各執一詞。隨后,糾紛愈演愈烈,四年來歷經多次協商、投訴均未解決。
今年8月,胡大爺與張師傅再次發生紛爭后,來到江岸區法院,打算與鄰居“對簿公堂”。在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釋法和引導下,胡大爺情緒稍有緩和,并同意到區綜治中心通過矛盾糾紛綜合治理程序解決問題。案件立即流轉,由駐點法官楊松、特邀調解員呂忠心共同開展調解。

“雙方分歧有四年多了,得去現場看一看,才能真正了解情況。”楊松決定前往胡大爺家實地調查,她特意將調查時間安排在中午,“這個點雙方都在家,也更容易靜下心來溝通。”
氣溫逼近40℃,制服很快被汗水浸透。楊松和呂忠心來到小區,先向社區網格員詳細了解兩家這些年的往來情況,隨后又向物業工程師傅詢問建筑結構特點。
在胡大爺家中,楊松仔細查看了漏水點。她俯身蹲在墻角,認真觀察潮濕的墻面,手指輕輕觸摸受損的木地板邊緣,不時在本子上記錄著。
“我理解您的委屈,”楊松對胡大爺說,“四年確實不容易,今天我們一起來想辦法徹底解決。”
另一邊,呂忠心在張師傅家中發現,陽臺角落確實存在老化問題。
“如果真是我家的問題,我們愿意承擔。責任都沒明確,他們每次上來就吵,誰能接受得了。”張師傅想起兩家的紛爭,也心有怨氣。
呂忠心遞上一瓶水:“別著急,咱們今天就是要心平氣和找到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根據目前調查的情況和雙方的態度,楊松注意到,雙方都想把問題徹底解決,但缺乏一個權威、中立的判斷來打消顧慮。
于是,楊松審時度勢,提出了一個調解方向,她轉向物業工程師傅說道:“既然雙方都對漏水原因有疑問,能不能做一個專業勘查,用技術說話。”
工程師傅使用專業工具對上下兩戶陽臺進行了仔細檢測,比對水漬痕跡和結構老化程度,最終明確漏水原因是樓上陽臺防水層年久失修。這一結論基于現場實測和專業知識,清晰客觀,雙方聽后均頻頻點頭,不再爭執。
“遠親不如近鄰,”楊松趁熱打鐵,“胡大爺之前遇到漏水,也是自己維修的,張師傅你也表態愿意承擔責任,今天咱們就把這個心結徹底解開。”
隨后,楊松、呂忠心與雙方促膝長談,現場厘清維修范圍、責任和時限等關鍵條款,一條條仔細確認。
“您看這一條,要求防水不僅修好,還要經物業驗收,這樣對您兩家都是保障,是不是?”
在二人的耐心勸導下,張師傅主動表態:“楊法官,您和各位同志這么熱心,大熱天跑來,我一定負責把維修做到位,您放心!”
胡大爺也長舒一口氣:“只要能徹底修好,過去不愉快的事就讓它過去。”
最終,雙方握手言和,達成調解協議:張師傅一個月內將漏水部位修復完畢,恢復原狀。
幾天前,楊松電話回訪維修情況,胡大爺表示漏水部分都已經修好,并且物業也驗收通過,兩家關系重歸于好。
這場持續四年的鄰里糾紛,終于在酷暑中圓滿化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