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左晨、通訊員夏偉)近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組織評選的“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正式發布。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深度參與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成功入選。

南水北調陶岔渠首樞紐。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我國跨流域調水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我國經濟社會和生態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特大型基礎設施。該工程從湖北丹江口水庫引水,經河南、河北至北京、天津,總干渠全長1432千米,采用明渠、渡槽、暗涵、隧洞等多種輸水形式實現全程自流輸水,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南水北調穿黃工程。
作為中國水利水電建設的國家隊,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積極投身南水北調工程中線建設,展現了突出的工程建設能力,先后完成丹江口大壩加高、穿黃工程、渡槽等多項中線重點工程,運營管理丹江口污水處理廠、庫區生態修復等多項庫區環境治理重要項目,并正在建設引江補漢、官路水庫、雄安調蓄庫等多項后續、配套工程。

沙河渡槽。
自2014年12月12日通水以來,工程總體運行安全,輸水調度平穩,設備設施狀況良好,水質穩定達標,已累計向北方調水超740億立方米。京津冀豫四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1.14億人,在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飲水安全、修復沿線河湖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也為全球水資源調配與生態優化提供可借鑒的中國方案。
本次評選的“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主要指近五年已經完成且實踐驗證有效的、并產生全球性影響的工程科技重大創新成果,既包括重大工程項目或關鍵技術裝備,也涵蓋工程科技關鍵性原始創新與突破。
“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分別是:“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歐幾里得空間望遠鏡、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工程、Blackwell GPU架構、DeepSeek開源大語言模型、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人形機器人、抗體偶聯藥物。
這些工程成就體現了四個特點。一是集中體現了工程科技領域最先進技術水平或實現重大原創性突破;二是綜合反映了工程通過技術整合、系統優化與資源協同,實現整體目標的系統性創新;三是突出展示了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具備推動新產業誕生、激發新動能的潛力,具有顯著的產業帶動與經濟驅動價值;四是彰顯了工程不斷突破極限,幫助人類有效應對全球性挑戰的關鍵作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