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競恒 通訊員 黃紅波 張忱 楊園
10月21日下午,武漢市青山區青山正街,一位溫婉的女生靜坐在臺階上,周圍簇擁著端“長槍短炮”的攝影愛好者。“咔嚓”快門聲此起彼伏,有人不禁感嘆:“這里太出片了!”

在她的身后,水泥臺階和紅磚墻散發著老工業區的年代感;墻壁上的涂鴉和精心布置的綠植,又洋溢出青春的氣息。今年9月,這條承載著青山厚重記憶的老街,經過更新,重回大眾視野。
10月18日—19日,在武漢舉辦的第九屆城市更新大會上,公布了全國城市更新十佳優秀案例,青山古鎮片區城市更新項目成功入選。

改造后的青山正街街口。
明清時期,依托長江碼頭,這條僅兩百余米的街巷,一躍成為商貿樞紐。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武鋼建設拉開序幕,它與不遠處的新民街一同成為青山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承載了一代人的集體記憶。隨著城市發展重心轉移,這里于2014年被列入棚改計劃,居民陸續遷離,喧囂漸歸平靜。2023年,武漢市啟動“城市更新年”,青山古鎮片區迎來轉機。

青山正街改造前。
保留文化記憶是改造的初心。街道工作人員走進街巷,系統梳理出“雨天積水、夜間摸黑、管線雜亂”等問題,最終摒棄大拆大建,確定“修舊如舊”的更新路徑。
如今漫步街上,清代石板路被悉心保留,青石縫隙兼具排水功能;老舊管線全面入地,重現清朗天際線。建筑的原始肌理與材質特征得以延續,鐵鋪招牌、磚墻木門等細節被一一修復。
“青山人民對這些老建筑有深厚感情,我們選擇讓它們以最原生態的方式呈現。”湖北漢青文化科技集團總經理唐衡介紹道。設計師還將原有的二層走廊連通,形成一條可俯瞰整條街的空中廊道,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觀景視角。

沿街而行,咖啡館、餐館、射擊館等休閑業態錯落分布。一家名為“MuJin”的咖啡館憑借“森系”裝修風格和文藝氛圍,開業即成為“網紅”,在大眾點評上占據青山區咖啡好評榜首位,吸引不少市民從漢口、漢陽專程“跨江打卡”。點一杯咖啡,坐在窗邊享受慢時光,成為許多年輕人探索老街的新方式。
65歲的張明祥站在街口感慨:“依舊能看到老街的影子。”在這里留下美好童年記憶的他,懷念從前江堤邊擺滿的竹床,以及“麻烘糕”和“臭瓜皮”等傳統小吃。青山區青山鎮街公管辦負責人徐驗兵表示,后續計劃將這些老店重新開辦,“學習他們的手藝,讓記憶中的煙火氣傳承下去。”

與此同時,一套“政府輔助+企業運營+群眾參與”的長效機制逐步建立。從延時收運垃圾、規范非機動車停放,到支持市集、節慶等文化活動,市容秩序與商業氛圍得到雙重提升。面對游客“停車難”問題,相關部門積極協調,新建2處生態停車場,新增170余個停車泊位。10月21日,青山區城管局在此舉辦了一場“門前三包”星級評定和表彰活動,吸引了眾多商戶主動參與,旨在培育街區內生文明。
據介紹,青山正街還將建設以武鋼歷史為脈絡的沉浸式劇場,讓老街真正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情感紐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