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劉孝軍、通訊員鐘軍、李鋒、張吟霜)“這批30萬株苗,20個小時后就能運抵廣東湛江!”10月22日,宜城市龍頭辦事處太平村清馨家庭農場的紅薯育苗基地里,負責人陳胂孛指著滿載紅薯苗的貨車滿臉喜悅。大棚內,30余名工人穿梭其間,麻利地采收著翠綠健壯的薯苗,經驗收、計數、扎捆后,即將奔赴南方市場。

農民正在采收紅薯苗。(通訊員 鐘軍 攝)
10月20日,30萬株發往廣西防城港;10月21日,30萬株運往云南昆明……翻開銷售記錄,訂單滿滿。“眼下熱銷的‘濟薯33’,是與山東省農科院合作引進的脫毒品種,9月底上市的第二批苗,早被廣東、廣西、云貴等地商家搶訂一空。”陳胂孛介紹,今年6月,首批苗全部銷往河南、四川,實現“上半年供北方、下半年供南方”的錯峰布局。
相較傳統育苗,該基地以大棚覆膜、智能滴灌等技術破解天氣制約,不僅實現穩定高產,更跑出“育苗加速度”。“每隔半個月就能收一茬,一批苗可連收3茬。”陳胂孛算了筆賬,技術賦能下,脫毒薯苗成活率高、品質優,種出的紅薯淀粉足、糖分高,每畝育苗純收入超2萬元,比普通育苗多增收3000元。
從11個大棚拓展至24個,從單一品種到“濟薯33”“西瓜紅”“龍九”“蜜薯”等多品種熱銷,憑借過硬品質,陳胂孛的脫毒薯苗打響了名氣,他也成了當地公認的“紅薯專家”。
今年,該基地可供應各類紅薯苗1200萬株,首次遠銷兩廣地區,為農場增收50余萬元,更讓4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一天能掙200多塊,掙錢、顧家兩不耽誤!”正在采收薯苗的村民譚錫友笑著說。
作為紅薯種植大市,宜城常年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以上,年產值近10億元。近年來,當地錨定紅薯產業“育苗、生產、儲存、銷售、加工”全鏈條,通過建設標準化育苗基地、完善倉儲交易設施、引進深加工企業,推動小薯苗長成富民大產業,讓“土里淘金”的路子越走越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