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左晨、通訊員王怡琳、王敏)10月21日,在武漢經開區東風汽車萬噸級一體化壓鑄工廠,720℃的鋁液精準注入模具,經合模、加壓、冷卻、出模等一系列工序,短短兩分鐘,一個長約2.1米、寬約1.6米、重約60公斤的新能源電池托盤就成型了。據悉,這是全球噸位最大的一體化壓鑄工廠,已正式進入調試生產階段。
武漢理工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副院長胡杰表示,此次東風汽車將一體化壓鑄噸位提升至16000噸,設備投入更大,生產出來的零部件更大,質量更高,這是中國在汽車制造高價值鏈環節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關鍵跨越。

東風汽車一體化壓鑄工廠。(湖北日報記者左晨攝)
該廠占地面積4.7萬平方米,廠內矗立著兩臺堪稱“工業巨無霸”的機器——16000噸與10000噸一體化壓鑄機。其中,16000噸壓鑄機為國產自主設計制造。
“這個壓鑄機的關鍵設備加模具,自重就達到了1000噸。”東風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總經理吳曉飛說,安裝難度很高。

東風汽車一體化壓鑄工廠。(湖北日報記者左晨攝)
新能源車的底盤結構分為三部分:前機艙、后地板和中間的電池托盤。過去,這些部件需要由一百多個零部件拼焊而成,不僅費時費力,而且結構剛度難以提升。如今,得益于新技術,這三種部件都能實現一體壓鑄成型。
吳曉飛介紹,壓鑄機的模具由動模和靜模構成,當高溫鋁液被注入模具后,壓鑄系統會產生一定的液壓力,讓鋁液迅速填充到模腔里。這時,動模以16000噸的壓力壓住靜模,相當于5300輛新能源汽車的重量,確保了壓鑄過程的穩定性和質量。
“為何需要如此大的壓鑄機?”吳曉飛解釋,電池托盤越大,能裝的電芯就越多,整車的續航里程也就越高。采用一體化壓鑄技術后,零件數量和焊接點大幅減少,托盤不僅更大,整車的剛度也更高了。據統計,一體化壓鑄后,后地板減重10%至15%,車身扭轉剛度提升10%到20%。
該廠于2024年11月開工建設,2025年8月如期完成主體廠房竣工驗收。項目一期預計年產汽車輕量化部件20萬件,二期擬再建四條生產線,總年產能目標為60萬件。這些生產線將專注于新能源汽車前機艙、后地板、電池托盤等超大型結構件的生產。

東風汽車一體化壓鑄工廠。(湖北日報記者左晨攝)
回溯行業發展,2020年,特斯拉率先應用6000噸級一體化壓鑄機,帶動制造成本降低三成,生產周期縮短一半以上。
“零部件一次成型,以后造車會像搭積木一樣簡單。”吳曉飛說,該工廠將于明年4月份開啟批量化生產,首批搭載該技術的有東風奕派eπ007、008以及嵐圖夢想家等車型。

東風汽車一體化壓鑄工廠,生產出來的電池托盤試制品。(湖北日報記者左晨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