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北日報評論員 張雙雙
“從南陽到南洋根深葉茂,自井壁及井畢角亢星張。”最近,這副對聯火出圈。
上聯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所題,下聯則出自21歲的年輕人宋珂嘉之手,他憑借此聯在征聯活動中斬獲一等獎及10萬元獎金,還獲得莫言的親筆書法。
這副對聯上聯語言通俗而意境深遠,點出了惠州作為華僑之鄉的歷史脈絡,以“南陽”為起點,下“南洋”闖世界,隱喻客家人漂洋過海、開枝散葉的奮斗史詩。下聯則充滿天文玄機,從客家圍屋的水井壁起興,將目光投向浩瀚星空。“井畢”對應二十八星宿的“井宿”和“畢宿”,“角亢星張”同樣源自星宿體系,勾勒出一幅群星璀璨的蒼穹圖景,寓意人才輩出、星漢燦爛。
有專家學者稱之為“絕對”,也有人質疑對仗不夠工整,晦澀難懂。文學品鑒見仁見智,網友的創作熱情卻因此被激發。那些高點贊量的下聯,既有“始北疆達北江源遠流長”“自荔香至荔鄉族耀秋長”的典雅版,也有“從龍江到隆江豬腳飯香”“從新疆到新鄉喝胡辣湯”的詼諧版。萬千網友的答案,不見得多么精雕細琢,卻充滿對對子的樂趣,促成一場集體的情感釋放和思想碰撞。
對聯之美,美在格律之精,更美在意境之遠。傳說中,遼國使者以“三光日月星”設下數字困局,蘇軾借《詩經》中“大雅”“小雅”之分巧妙破題,作出下聯“四詩風雅頌”,既合數理又文思靈動。《紅樓夢》里,黛玉等人常常吟詩作對,她與史湘云在中秋夜作出“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的對聯,既哀婉凄美又暗示人物命運,令讀者回味無窮。這些對聯,只寥寥數字,卻承載了深遠的意境與巧思,經久流傳。
莫言發起的這場征聯活動,意義不在于選出了“最佳”下聯,而是讓人重拾吟詩作對的興趣,感受漢字排列組合的無窮魅力。在短視頻泛濫、算法推薦無孔不入的今天,碎片化閱讀消解著深度思考、網絡語言弱化著表達張力,如果能夠靜下心來為一副對聯字斟句酌,為平仄韻律反復推敲,又何嘗不是為思想“充電”,為精神“補鈣”,讓心靈抵達一次“詩與遠方”?
傳統文化最鮮活的生命力,正在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論是創作陽春白雪的典雅之作,還是抒寫下里巴人的質樸篇章,只要能讓更多人愿意讀一讀、寫一寫、對一對,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文化就能在時代的土壤中深深扎根,綻放出絢麗之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