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建紅(中)在廠里指導徒弟邱力(左)、羅正中(右)加工紅茶。 (受訪者供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熊星星
通訊員 范穎
10月20日,第十屆世界硒都(恩施)硒產品博覽交易會剛剛結束,邱建紅捧回了“連續十年卓越企業”獎牌。他所在的利川星斗山紅茶公司,也是唯一一家連續10年參加恩施硒博會的企業。
一生謀一事,只為一片葉。邱建紅傾注40余年心血,獨創“四粗八精”制作工藝,讓利川紅紅遍大江南北。2022年,他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推選為“國茶人物制茶大師”。
如今年過花甲,他思慮最多的是培養一批優秀的制茶工匠,讓利川紅長盛不衰。
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
“師傅,教我做茶吧!”馬君清楚地記得,10年前,她用懇切的眼光望著邱建紅。
“你去上學吧。”邱建紅緩緩地吐出5個字。面對眼前這位看似柔弱卻性情剛毅的女子,邱建紅明白,她的強項不在手,而在腦。
于是,馬君成了杭州中茶所的學生,先學評審,再學茶藝。2016年6月,她重返利川,正值恩施州舉辦茶藝大賽。她組織4人團隊,僅用4天時間排練,便在大賽中一舉奪魁。如今,馬君作為星斗山紅茶公司的培訓總監,不僅做得一手好茶,而且對茶道、茶藝、茶禮樣樣精通。她以高質量的培訓和高品位的服務,為利川紅辟出了一條新的賽道。
盤了一輩子茶葉的邱建紅,深知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更不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帶徒傳藝,他注重因人施教。羅正中性格內向,他重話輕說;邱力腦子活,但愛打野,他緊盯嚴管;方敏實操能力強,但理論功底弱,他既講清其然,又講清其所以然。
弟子肖庭茂做茶很用心,但天生嗅覺不靈,茶葉烤煳了都聞不到味。邱建紅特地為他定制一套程序,肖庭茂的手工茶品質提升好幾檔,成為市場熱銷品。
讓每片葉子都享有充足的陽光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詢問邱建紅的弟子:對師傅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大家的回答出奇地一致:做人。
3年前,邱建紅應邀參加利川市文斗鎮兩會,一人走上前來,話語欲言又止。經文斗鎮黨委書記李同生介紹,她叫黃鳳,在與文斗接壤的重慶市黃鶴鎮興辦一家小茶廠,慕邱大師之名,想拜師學藝,但自知資歷太淺,不好意思開口。
邱建紅了解到,小茶廠地處偏僻,周邊幾千畝茶園鮮葉難銷,黃鳳辦廠正是為當地茶農謀一條生路。他二話不說,慨然收黃鳳為徒,經常去現場指導,還多次邀請黃鳳到自己所在的工廠,讓她與邱力、羅正中等高徒同臺操作。黃鳳制茶水平迅速提升。去年和今年,她制作的“鶴鼎玉芽”紅茶,連獲“中茶杯”國際大賽金獎,產品銷至江浙滬。
“心凈則茶清,品正則茶醇。”邱建紅常用這樣的話,向徒弟們講述人與茶的關系。正如茶園里的嫩葉需要充足的陽光,他則身體力行給徒弟們輸送正能量。
來自四川的黃坤,自打與茶結緣,靠勤鉆苦學獲稱“湖北省茶行業技術能手”“中國明星制茶師”,幾年間成長為利川茶界新秀。有人心生嫉妒,冷言冷語。邱建紅則熱忱相待。黃坤與青年茶友切磋茶藝,他整夜“站臺”;組織利川茶界造訪名茶,他特意邀黃坤同行。
把每片葉子的靈性發揮到極致
廖偉:利川紅制作非遺傳承人、湖北省技術能手、“楚茶杯”茶王和“中茶杯”茶王主創人;方敏:利川紅制作非遺傳承人、利川紅茶王、“楚茶杯”金獎和“中茶杯”茶王得主;邱力、羅正中:“中茶杯”連續3年特別金獎得主……
邱建紅的徒弟們交出的成績單,不僅在湖北茶界,即使在全國各品類的茶界看來,也十分亮眼。2019年,邱建紅獲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殊榮。
但最近,徒弟們發現,師傅在茶桌前常常一坐就是一天。他不停地沖泡,不斷地品味。他回過神來時,把徒弟們叫到身邊,指著杯中的茶水問:同一批葉子,今天做和昨天做為何不一樣?早上和晚上做又有何區別;同一種工藝,小葉和中葉的茶香有何不同?武陵山的葉子和武夷山的葉子回甘怎么就不一樣……邱建紅說,“工匠精神就是把小事做到極致,你們還得努力!”
徒弟們在他心中,也如這一片片葉子一樣。他要把每片葉子的靈性都發揮到極致。
今年3月,他帶領10多名徒弟遠赴云南,探訪景邁山古茶林,走進依邦古茶鎮,追溯生普、熟普的前世今生。在鳳慶大擺田茶廠,他和徒弟們以當地做滇紅的中葉為原料,采用利川紅制作工藝。新茶泡出,飄散出馥郁的果蜜香。
就著這杯茶,邱建紅告誡弟子,利川紅和滇紅兩種香型的融合,說明一個道理:“學無止境,藝無盡頭,出色的工匠應博采百家之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