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交二航局參建的福廈高鐵。 (受訪者供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隋業輝 周璇
鋼鐵“琴弦”鑲嵌在海灣上。
10月20日,由在鄂央企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杭州灣跨海鐵路橋南航道橋已進入中塔柱施工階段,杭州灣跨海鐵路橋是新建通蘇嘉甬高鐵控制性工程,全長29.2公里,是目前世界在建長度最長、建設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跨海大橋。
2005年,合肥至武漢鐵路建設正酣,這是我國中部第一條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參建的中交二航局成為首家進入鐵路市場的路外企業,該工程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自此,該局全面融入“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建設大局,參與國家鐵路主要干線建設,包括京滬高鐵、京廣高鐵、京雄高鐵、滬杭高鐵、西寶高鐵、成渝高鐵等鐵路工程。
最新統計顯示,中交二航局已承建鐵路項目48個,在建項目19個,鐵路單線總里程突破1800公里,在中國最長鐵路榜單中參建6條,其中多條創造第一。如徐州至烏魯木齊高鐵是世界最長高鐵線路,京滬高鐵是當時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技術標準最高的高鐵,哈大高鐵是世界首條高寒高鐵,成貴高鐵是世界首條山區高鐵。
海外鐵路也鐫刻著二航印記。
2017年5月,中交二航局參建的肯尼亞蒙內鐵路建成通車,它連接東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薩和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是肯尼亞獨立以來建造的首條鐵路,是一條采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建造的現代化鐵路。自開通運營以來,蒙內鐵路已安全運營8周年,累計運送旅客1534.2萬人次,累計運輸貨物4039.6萬噸。在中老鐵路建設中,中交二航局負責施工的玉磨段,攻克高風險V級圍巖等世界級工程建設難題,最終實現了“豆腐渣里挖筑百年隧道”的目標,為共建“一帶一路”注入強勁動力。
橋梁是高鐵建設的難點,尤其是公鐵兩用的雙層大橋。中交二航局發揮橋梁夢之隊的優勢,助力高鐵通江達海。
“哪怕是從零開始,我們也要干出樣子。”2014年,長江岸邊,時任中交二航局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項目負責人楊志德擲地有聲地說。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全長11.07公里,是世界首座主跨超千米公鐵兩用斜拉橋。中交二航局承建段包括主跨336米、當時世界最大跨徑公鐵兩用鋼桁拱橋——跨天生港專用航道橋。2021年4月,國際橋梁大會(IBC)授予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喬治·理查德森獎”,此時距大橋通車還不足10個月。滬蘇通長江大橋憑借過人的科技水平、創新水準征服了國際橋梁大會的評委,用一座橋梁界的“諾貝爾獎”彰顯了中國建橋硬實力。
憑借硬實力,中交二航局相繼獲得五峰山、常泰、巢馬、池州等多座長江公鐵大橋“新訂單”。
從長江走向海洋,二航人的高鐵之路從未停歇。
2023年9月28日,全國首條跨海高鐵——福廈高鐵建成通車,中交二航局承接包括泉州灣跨海大橋在內的部分控制性工程。為了讓高鐵在海上安全高速通行,二航建設者為大橋量身打造“防風鎧甲”,使列車在11級暴風中也能以350公里的時速安全穿行。福廈高鐵泉州灣跨海大橋獲2024年國際橋梁大會西奧多·庫珀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