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更加開闊的水域乘風破浪
——寫在收官“十四五”、謀篇“十五五”的關鍵歷史節點
湖北日報評論員
2021—2025,在五年規劃的接力中,我們就要跨過又一段奮進的歲月。
五年間,“十四五”規劃穩步推進。在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歷史上,這個舉國上下共同書寫的故事章節,鮮明而厚重。
五年間,荊楚大地氣象萬千。國之大者、省之要者、民之盼者,匯成昂揚向上的奮進旋律,清晰嘹亮、鏗鏘其鳴。
(一)
親愛的朋友,你是否還記得,“十四五”規劃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出臺的?
五年前的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個長歷史時段的大變局,在“十四五”的表盤上,出現新的時代特征。不同國家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角色發生重大轉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新陳代謝和激烈競爭,推動生產關系、創新版圖、經濟結構大重組、大調整、大分化,全球治理體系的不適應性、不對稱性日益顯現。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演化。
五年前的中國,處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這樣的時期往往伴隨著重大事件或節點,具有突出的承上啟下性質。我們黨在成立100周年時,莊嚴宣告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自此,中國站上一個新的歷史起點,重整行裝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五年前的發展,進入了新的時空坐標。我們擁有多方面的優勢,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依然艱巨。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需要新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來科學定位、精準導航。
時代背景不同、目標任務不同、路徑手段不同,作為使命型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從全球視角深刻認識中國長期穩定發展的內在邏輯,科學客觀審視發展態勢,準確分析研判機遇挑戰,體現了對環境變化和實踐反饋的強大適應性,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愿景因時而變、與時俱進。
7萬多字的“十四五”規劃綱要,瞄準新“兩步走”戰略安排,以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為戰略導引,貫通集思廣益的決策模式、梯度推進的落實模式、全程跟蹤的評估模式,新的活力浪奔浪涌,新的潛力噴薄而出。

(二)
親愛的朋友,你是否回想過,“十四五”時期的湖北走過了怎樣的征程?
這五年,湖北擔當在大戰大考中彰顯——
三線堅守、三面進擊,連續打贏戰疫、戰貧、戰洪三大硬仗。從按下“暫停鍵”,到疫后復蘇、復元打平,再到重回主賽道、聚勢新突破,這片土地經受住了疾風驟雨,迎來一片光明。
拼、搶、實;不止步、不罷休、不怕壓。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三個沒有改變”的深刻論斷、“三個一定能”的深情寄語,越過高山險灘、直面風險挑戰,我們穩住了,做到了。
這五年,湖北作為在累土不輟中體現——
經濟總量先后站穩4萬億、跨越5萬億、邁上6萬億大臺階,提前一年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發展的曲線昂揚向上。
在“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主要指標中,全員勞動生產率、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人均預期壽命等8項指標超過預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糧食、能源綜合生產能力等9項指標進展順利;沿江高鐵湖北段、引江補漢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快推進,“九州通衢”“得中獨厚”的區位優勢系統重塑,發展的整體性、堅韌性、內生性、持續性進一步增強。
這五年,湖北創造在丘山崇成中標記——
創新實力大幅躍升,科技創新多項指標位居全國前列、穩居中部第一;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開啟新征途,全域數字化轉型駛入快車道,數字經濟綜合實力邁入全國第一梯隊。
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新興產業“新樹扎深根”,“51020”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做大做強,全省千億級產業達到19個,今年5大支柱產業有望全部邁入萬億級,6個優勢產業有望突破五千億級。
這五年,湖北溫度在民生改善中釋放——
連續4年,城鎮新增就業超過90萬人;百里長江生態廊道全線貫通,“家門口”的風景蝶變;86%的縣市建成三級醫院,教聯體覆蓋85%以上中小學,樁樁件件民生實事,充值了人民生活的幸福賬戶。
2025長江文化藝術季最后一個彩排的夜晚,從武昌江灘紅巷碼頭往長江二橋的方向,四面八方趕來的人們坐在江堤的臺階上,看煙花在對岸綻放,旋轉的鏡頭把夜景拍遍,“老媽,你看到了沒有”“小乖,漂不漂亮”。發展的故事,就是這樣宏大又細微,它在湖北18.59萬平方公里的角角落落里,在無數人綻放的笑顏里。
(三)
親愛的朋友,你是否思考過,湖北發展的步履,因為什么而一路向前?
方向指引是決定性的因素。
中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發展不平衡。中國共產黨做事,有一個無比清晰的方法論,那就是從一個個點,高瞻遠矚看出一條條線、看到一個個面,由此深刻洞察地理格局、發展格局。各個地方做事,透過資源稟賦、比較優勢,看到一盤棋中的戰略方位、目標定位、職責崗位,力求以一域之進促全局之興。
黨的領導如臂使指,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指路領航。手握“國之大者”的羅盤,心懷“大局大責”的地圖,支點建設在“十四五”時期綱舉目張,牽引湖北各項事業,催生斑斕異彩的“荊楚故事”。
改革創新是關鍵性的支撐。
從國家到地方,戰略制定、組織發動、深層推進,帶有明顯的縱向結構特征。但國家規劃之于地方規劃,從來不是復制黏貼的文本,而是因地制宜、各顯芬芳的藍本。
以專欄1為例,比較一下國家層面和湖北層面的“十四五”規劃綱要。這個打頭的專欄,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類別都是5項,指標設置總數都是20個。但在2025年和年均/累積等指標數據上,兩個綱要體現了差異性。
差異性的實質,是我們參照國家規劃的藍本,立足于自身的根基、優勢、短板、弱項等“家底”,端出了“湖北版”。擴大內需與優化供給兩端發力,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一體推進,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兩手并用,改革的“點火器”、創新的“強引擎”,強勁轟鳴。多少活力奔騰、推陳出新的發展果實,來自于此,受益于此。
擔當作為是最基礎的保障。
規劃規劃,不是紙上畫畫、墻上掛掛。穩經濟、促發展,戰疫情、斗洪峰,化危機、應變局,“十四五”規劃在爬坡上嶺、越溝過澗中從施工圖變成實景圖,需要強大的定力、韌性去推進。
今年各地經濟半年報出爐時,很多人關注到了湖北的亮眼表現。經濟增速6.2%,在經濟大省中居首,出口、消費、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等大幅增長,不少人好奇“為什么是湖北?”看過花湖國際機場的“夜生活”,很多人具象化理解了“貨到花湖快”,找到了一個內陸省份何以成為“新沿海”的答案。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敢與好的比、敢與快的賽、敢與強的競高低”……五年間,多少科技工作者在實驗室里沉潛精研,多少企業家在市場上奮力打拼,多少黨員干部在實踐一線攻堅克難,多少普通勞動者在各自崗位上默默奉獻。發展的實績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坐等而來的,都是主動擔當、實實在在干出來的。

(四)
親愛的朋友,你是否展望過,下一個五年,我們要如何迎接、如何進階?
今年4月,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地區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在全國大局中精準定位,加強規劃銜接。要深入調查研究,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在確定發展思路和戰略舉措時注重體現自身特色、發揮比較優勢。
按照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戰略安排,我國將通過“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3個五年的接續發力,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三個時段中,“十四五”是開局起步,“十六五”是沖刺收官,“十五五”正是承上啟下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的五年。
從全國大局看,未來五年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整體形勢是,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同時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產業體系優勢、豐富人才資源優勢更加彰顯。
從湖北實際看,下一個五年,湖北處于全國戰略地位的整體躍升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轉型期、基本建成支點的加速沖刺期。聚焦聚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貫徹新發展理念這條主線、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發展新質生產力這個主攻方向、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共同富裕這個本質要求,緊緊圍繞事關湖北發展的全局性、根本性、戰略性問題來謀劃“十五五”,以更高標準、更寬視野、更實舉措推動支點建設走深走實,既需要風物長宜放眼量,更需要精打細算深思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我們不能因現實復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正在北京召開,新藍圖將開篇、新征程將開啟。我們要做的是,強信心于事業接續之時,振精神于腳踏實地之上,興百業于浩蕩前行之途,謀幸福于眾志成城之中,煌煌然成之新氣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