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理污水讓清水回流、安裝路燈點亮夜色、加裝安全提示燈……從根治污水“破題”到點亮夜景“點睛”,位于鄂西深山的古家塘三年間發生了精彩蝶變。
這變化,源于恩施市盛家壩鎮“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的執著精神。碧波為卷,花香為墨,當地民生改善呈螺旋上升,繪就出幸福生活新圖景。
深秋時節,走近恩施市盛家壩鎮古家塘。
暖陽下,綠水邊,不少居民穿梭其中,或健身,或游玩。
誰曾想,三年前的這里是另一番圖景——污水外溢、環境臟亂……群眾反應強烈。
怎么辦?這是擺在當地的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2023年,盛家壩鎮人民代表大會(以下簡稱“鎮人大”)聚焦“基礎升級”,將“古家塘污水治理項目”列入民生實事票決清單,組織人大代表實地察看,推動項目落地實施——清淤、硬化、綠化同步推進,塘水重回清澈,岸邊新添步道,花草有序生長。告別了“臟亂差”,古家塘自然成為村民茶余飯后的好去處。
環境美了,群眾的期盼也在升級。2024年,鎮人大聚焦“品質提升”。在多方建議下,再次票決通過“古家塘景觀優化工程”,沿岸種植鮮花,配置休憩涼亭與木質座椅。花香滿塘、清風拂面,古家塘成為村民拍照、納涼、聊天的“幸福角”。

“環境好了,心情也亮堂了!”年過八旬的村民冷桃芝笑著說。特別是夜幕下的古家塘風景宜人,吸引越來越多群眾夜間休閑,照明不足帶來的安全隱患逐漸顯現。2025年,鎮人大聚焦“安全與細節”,將“環塘照明與安全防護工程”列入新一年度民生實事票決項目……如今,一盞盞提示燈在夜風中閃爍,照亮了群眾對美好生活的信心。
從“治污水”到“添景致”,再到“保安全”,三年三步走,步步見實效。一件實事從“點上治理”走向“系統提升”,避免了“干一半、丟一頭”的老問題,讓民生實事真正成為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幸福工程。

古家塘蝶變不是偶然,而是制度化推進的必然結果。“不追求做多少‘大事’,而是要把每一件小事辦實、辦細、辦久。”正如鎮人大代表甘文志所言。
在工作實踐中,鎮人大探索出一套“連續辦理、閉環管理”的民生工作機制,讓好事辦成“常態事”,實事辦成“群眾心坎事”:
——建立“滾動監督清單”。鎮人大對已建成項目實行“回頭看”,通過日常走訪、院落議事等形式收集群眾意見,了解設施運行、環境維護等情況,形成動態臺賬;
——堅持“前瞻規劃視野”。在辦理當前項目時,鎮人大代表著眼長遠,傾聽群眾對未來的期待,提前謀劃可能衍生的新需求,實現民生改善的梯度銜接;
——完善“票決制度銜接”。鎮人大把連續辦理機制融入民生實事票決制度,每年人代會上既有新項目,也有延續性項目,確保每一項民生工程都能“接著干”“持續辦”,促使民生改善不“斷層”,群眾幸福再“加碼”。

“現在一年比一年細、一年比一年好!”冷桃芝身體硬朗,經常在古家塘岸邊溜達,見證著這里的變化。
從一塘清水到一岸芳香,再到一路暖光……古家塘的變遷,是盛家壩鎮人大以三年接力與沉淀的結果,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基層的生動實踐。
(湖北日報客戶端通訊員鄭榮、宋文鑫、張藝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