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巢外觀
湖北日報評論員 談牧
在北京城市中軸線的璀璨地標中,占地20.4公頃、建筑面積25.8萬平方米、最高處達69米的國家體育場“鳥巢”始終占據特殊位置。從2008年奧運圣火點燃到2022年冬奧雪花飄落,這座全球首個雙奧開閉幕式場館見證了中國的體育巔峰時刻。當賽事的聚光燈褪去,“鳥巢”并未陷入沉寂,而是用一座場館的“忙”,為全球大型奧運場館賽后利用貢獻了寶貴的中國經驗。
“鳥巢”有多忙?10月22日,記者從國家體育場獲悉其“檔期表”:下月迎全球移動電競總決賽,2026年日歷已“滿格”,2027年還將舉辦世界田徑錦標賽。鳥巢的“忙”已成常態——世界田徑錦標賽、意大利超級杯、“沸雪”單板賽、國際馬術大師賽等輪番登場,明星演唱會也一票難求。“鳥巢”沒有“賽后空窗”,只有排到下下下個月的下一場人聲鼎沸。
“忙”是表象,背后是功能迭代的主動求變。奧運前,它是“國家符號”;奧運后,它一度淪為“昂貴的景點”,但鳥巢沒有停步于“打卡經濟”,而是把賽事、演藝、會展、電競、公益等統統裝進“鋼碗”。通過“大型賽事+文化演出+旅游休閑”的立體布局,鳥巢逐步突破功能邊界,讓“一年開門就花1.9個億”的龐然巨物,變成“一年迎客500萬、覆蓋折舊還盈利”的多功能樞紐。
“忙”更是制度優勢,折射“有效”的中國打法。在綠色低碳成為全球發展共識的今天,中國對“資源價值”的理解早已超越簡單的“節約”,升華為“全生命周期利用、重大遺產轉化”的系統思維。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活動后,天安門廣場觀禮區的約5萬把臨時座椅,分批投放至公園綠地、體育場館、學校禮堂等場地,供市民閑坐休息。這些循環利用,都在詮釋同一個理念:重大活動的“一時榮光”,可以通過科學規劃轉化為惠及長遠的民生福祉。
從“巔峰”到“日常”,無論是閱兵座椅的“精準轉運”,還是“鳥巢”的“多元運營”,都是中國治理體系“系統謀劃、前瞻布局”的必然結果。這種“事前規劃、事中保障、事后轉化”的全鏈條思維,讓每一份資源都能找到“第二次生命”。
放眼未來,鳥巢的“忙”還有更大想象空間。11月8日,2025年王者榮耀KPL年度總決賽將在“鳥巢”上演巔峰對決。這是全球移動電競賽事首次進鳥巢,預計吸引超6萬觀眾現場觀賽,有望成為現場觀看人數最多的電競賽事。當一座場館既能承載全球頂級賽事,又能安放廣場舞的節拍,既能向世界輸出中國標準,又能為老百姓留下一條跑道,它就不再是冰冷的鋼筋水泥,而是一臺與時代同頻的“城市發動機”。在每一次人聲鼎沸與燈火闌珊之間,鳥巢用“忙”寫下答案——奧運遺產不是回憶,而是未來;中國智慧不在高閣,而在煙火。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