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岱)近日,“高原下肢血管疾病(靜脈曲張CHIVA)治療中心”在西藏山南市乃東區人民醫院正式揭牌成立,標志著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長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藏工作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跨越式升級。該中心由長江大學與乃東區人民醫院共建,由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長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派駐專家團隊具體承建,是鄂藏醫療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也是醫院積極響應國家援藏戰略、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生動實踐。
科技援藏成果顯著
自2025年4月首次進藏以來,萬正東團隊成功將CHIVA微創手術引入山南,創新采用“3+5”帶教模式,系統開展理論授課、手術實操和病例復盤,為當地培養出一批醫療骨干。截至今年9月,團隊已帶教完成CHIVA手術76臺,指導學員完成術前評估120余次,并牽頭制定了《下肢靜脈超聲標準化檢查流程》。

萬正東主任醫師與乃東區人民醫院CHIVA中心團隊合影。
目前,團隊指導的藏族學員東富強已可獨立完成簡單靜脈曲張手術,學員扎西尼瑪熟練掌握超聲評估與術后護理技能,兩人均成長為醫院外科骨干。團隊還協調扎西尼瑪赴湖北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長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修,進一步學習CHIVA進階技術,真正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CHIVA保住患者“救命血管”
CHIVA手術是一種顛覆傳統的靜脈曲張微創治療技術。與傳統“切除病變血管”的方式不同,CHIVA通過精準超聲定位靜脈返流關鍵點,以微創方式矯正異常血流,使曲張靜脈自然回縮。
“CHIVA手術不僅保留了隱靜脈這一‘救命血管’——它是未來心腦血管搭橋的重要材料,而且創傷小、恢復快、費用低。”萬正東介紹,在前期三個月援藏工作中,團隊已完成70多例CHIVA手術,患者來自山南各縣市乃至拉薩、日喀則,術后通過醫保報銷僅需自費數百元,真正實現了“患者滿意、醫院滿意、醫保滿意”的三贏局面。
援藏模式再升級
11月8日,“高原下肢血管疾病(靜脈曲張CHIVA)治療中心”揭牌儀式在乃東區人民醫院舉行。儀式由乃東區委常務副書記、常務副區長王波主持,乃東區委副書記、區長周平,荊州市政協副主席、長江大學援藏工作隊隊長許曉宏,荊州市衛健委副主任高曉波,長江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副院長王岱,長江大學醫學部副院長汪獻旺,長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萬正東等出席。

“高原下肢血管疾病(靜脈曲張CHIVA)治療中心”揭牌儀式。
周平區長在致辭中表示,CHIVA治療中心是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務實舉措,是促進鄂藏交流合作的橋梁紐帶。他特別強調:“長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更是創新理念與發展活力,讓高原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

衛健委高曉波副主任和萬正東主任醫師到患者家中回訪患者恢復情況。
許曉宏隊長指出,學校以“山南所需,長大所能”為理念,構建了“醫療業務技能提升、多層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學術交流”三位一體的醫衛援藏新體系,創新了“3+5”傳幫帶人才培養模式,打造了“固定專科坐診 + 移動全科巡診”的診療特色品牌。
書寫援藏“體系構建”新篇章
五年來,長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累計選派18名臨床專家駐藏帶教,培養本土醫護人員66名,協同打造12個特色專科,聯合獲批科研項目6項,聯合發表高水平論文10余篇,推動援藏模式從“單點支援”升級為“系統賦能”。
萬正東也被乃東區人民政府授予“優秀外科援藏工作者”榮譽稱號,并收到乃東區衛健委發來的感謝信,信中對其團隊在臨床診療、學科建設等方面所做的突出貢獻表示衷心感謝。

乃東區委副書記、區長周平為萬正東主任醫師頒發首席專家聘書。
從荊江之濱到雅礱河畔,長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CHIVA技術為紐帶,書寫了醫療援藏從“技術引入”到“體系構建”的嶄新篇章。這不僅是一次醫療技術的成功落地,更是一場關于生命與希望的雪域傳遞。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