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巴西貝倫11月12日電 (記者陳一鳴)當地時間11月12日,由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牽頭主辦的“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綠色低碳轉型國際合作”邊會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中國角”舉行。圍繞全球氣候變化、綠色經貿合作、綠色低碳轉型國際合作等議題,來自世界多國的專家學者和相關領域實踐者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在致辭中表示,作為全球南方國家的重要一員,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愿與各國攜手構建更加公平、高效、包容的綠色技術創新與產業合作環境,以實際行動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向縱深發展。
本次邊會包括三個專題環節,由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常務副主任王金照主持。
圍繞“深化綠色經貿合作加速推進全球氣候目標”議題,能源轉型委員會主席阿代爾?特納表示,過去十年間,太陽能電池、風能等關鍵低碳技術實現跨越式突破,中國在技術研發、產業規模化應用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為全球能源轉型奠定了重要基礎。針對歐洲對中國相關技術主導地位存在的就業保障、供應鏈穩定等擔憂,他建議中歐雙方遵循理性看待供應鏈格局、客觀界定安全邊界等六項合作原則,以對話代替隔閡,以協同破解難題。
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王毅呼吁各國降低綠色技術貿易壁壘,增強供應鏈韌性,以公平務實的方式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
德國能源署署長克里斯蒂娜?哈弗坎普、歐洲氣候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勞倫斯?圖比亞娜、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干事弗朗切斯科?拉卡梅拉等參加討論。
在探討“綠色低碳轉型合作實踐探索路徑與經驗”議題時,三峽國際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巴西副總裁埃萬德羅?瓦斯孔塞洛斯結合在巴西的實踐指出,成功的關鍵在于踐行本地化融合與共享路徑。三峽國際不僅投資建設大型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項目,更注重將中國的技術裝備與當地環境、社區需求深度融合,積極創造就業、培養本土技術人才,并致力于生態多樣性保護。他強調,這種尊重當地、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是項目順利落地并持續產生環境與社會效益的重要經驗。
浙江省湖州市委副書記吳智勇、中遠海運副總經理張勇、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陸如泉、伊利集團副總裁徐克,也分別結合湖州踐行“兩山”理念、推動綠色航運革新、穩健推進能源轉型以及打造全產業鏈零碳模式等實踐,共同展現了中國在多元協同、扎實有序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成功路徑與系統經驗。
在“支持全球南方國家轉型提升包容性與公平性”的議題討論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埃里克?伯格洛夫認為通過提供優惠融資、精準技術援助和多元化風險擔保,協助南方國家規劃并實施具備經濟可行性的轉型項目,確保轉型過程公正普惠,讓發展中國家真正從綠色轉型中受益。
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能源與氣候負責人哈立德?瓦利德、“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 組織副首席執行官斯特凡諾?馬古喬、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運行局副局長王鵬等參加討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