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消息: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但“網絡商標侵權”問題也日益凸顯。市場監管總局公布《電子商務平臺協助查處商標侵權案件規定(征求意見稿)》,14日起公開征求意見,著力破解網絡商標侵權案件中“幽靈網店”難以查處、平臺責任不夠明晰等現實難題,進一步織密電子商務領域知識產權保護網。
隨著電子商務交易規模持續擴大,商標侵權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加大執法力度,今年前三季度共查處商標等知識產權違法案件2.7萬件,涉案金額達4.68億元,移送司法機關涉嫌犯罪案件742件。然而,執法中發現“幽靈網店”問題突出,部分侵權網店登記地址不實、經營者無法聯系。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張南稱:“所謂‘幽靈網店’是指電商平臺上的商鋪,公示的地址和聯系方式包括電話號碼等信息不實,執法人員到公示地址找不到網店經營人員,也沒辦法通過電話等方式取得聯系。有一些商鋪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利用這種方式逃避執法打擊。”

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近年來,市場監管部門在查處網店售假案件中發現,涉嫌售假的網店中超過半數為“幽靈網店”。

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稽查專員嵇小靈稱:“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組織查處平臺上涉嫌侵犯‘胖東來’注冊商標專用權的14家網店,發現10家不在公示地址經營,其中8家無法找到。網店經營者‘找不到人’的現象比較突出,已成為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網絡侵權案件時面臨的一個難點?!?/p>
市場監管總局新規征求意見:明確電商平臺協助查處責任
針對商家借用“幽靈網店”的外殼出售假冒偽劣商品的現象,市場監管總局組織起草的《電子商務平臺協助查處商標侵權案件規定(征求意見稿)》,明確了電商平臺在商標侵權案件查處中的協助查處責任。
征求意見稿對于市場監管部門發現有初步證據證明侵權行為的,平臺應依法采取必要措施,制止侵權行為。對地址不實、無法聯系的網店,平臺應在店鋪和商品信息顯著位置進行標記,提醒消費者注意風險。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張南稱:“這里包括兩項核心舉措:一是平臺要通知網店如實提供信息,并主動聯系市場監管部門接受調查,這就能讓案件查處的工作往下進行;第二,他可能不來接受調查,直接關店是沒有法律依據的,規定第6條就是平臺要對這家網店標注‘經市場監管部門調查,該經營者地址信息不實’,把這個標記要在商鋪的置頂位置和商品信息的置頂位置標注,這樣就等于提醒消費者這家店可能是有問題的,要審慎購買?!?/p>

對于違法案件涉及多個地區的情況,征求意見稿明確了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的管轄權限與協查機制,強化跨區域執法協同聯動,形成監管合力,確保對侵權違法行為有力打擊。
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稽查專員嵇小靈稱:“強調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違反相關規定,構成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p>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