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江豚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被稱為“微笑天使”和“水中大熊貓”,是長江生態系統的指示性物種。長江“十年禁漁”持續推進,為長江江豚種群恢復創造了重要“窗口期”。近年來,通過就地保護、遷地保護、人工繁育和野化放歸的全鏈條保護體系,其種群數量實現了歷史性回升。
今天(11月14日),繼2023年2頭遷地保護江豚成功放歸后,又有2頭遷地保護江豚完成野化適應性訓練,放歸長江。而在放歸前,科研人員為它們進行了一場至關重要的“畢業考試”。
江豚放歸前一天,科研人員將兩頭雄性江豚起捕上船后,隨即對江豚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健康檢查,這是江豚放歸長江前的最后一次體檢。

在洪湖老灣故道,這兩頭江豚已經從初來時的3到4歲幼年階段,成長至6到7歲的青壯年,并已性成熟。它們在這里學會了自主捕食、適應復雜水流與航運噪聲等關鍵生存技能。

放歸前的準備工作細致而關鍵,首要任務就是科學評估它們是否真正具備了重返野外的能力。除了能力評估和健康體檢,科研團隊還建立了一套全面的后期監測體系,確保在江豚放歸后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定位和跟蹤,守護它們回歸自然。
聲學定位無人機齊上陣
新技術護江豚回家
為確保江豚放歸行動的成功,科研團隊運用了多項創新科技手段。從野化訓練階段的精準評估,到放歸后的實時追蹤,新技術讓江豚的回家之路更加科學、智能。
在野化訓練階段,團隊引入了更精準的噪聲干擾訓練,通過錄音回放模擬真實的大型船舶噪聲。同時,通過分析江豚血液和糞便的穩定同位素及腸道微生物,客觀評估其食性與野外江豚的接近程度,這是判斷其捕食能力是否重建的重要科技指標。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梅志剛:這次我們是無線電定位,能實時知道江豚的準確位置,這樣就可以引導后續的技術,比如無人機跟蹤技術,能直接過去拍攝,獲得實時它在水里面一些游動的姿態。我們還有兩套實時聲學監測系統,第一個是定點的實時聲學,還有一個拖曳式的實時被動聲學,我們去調查看整個區域里面的江豚是怎么樣分布的,是怎么去集群的,也可以看到我們放歸的這兩頭江豚,有沒有去找到這樣的群體,形成自己的野外朋友圈。

這些新技術如同為科研人員裝上了“千里眼”和“順風耳”,能夠更精準、全面地掌握江豚放歸后的動態,為科學保護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
長江江豚成功放歸
保護工作邁出新步伐
近年來,隨著長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江豚活動范圍逐步擴大,保護工作進入新階段。
近年來,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取得顯著成效,我國在長江中下游建立了多個保護水域,遷地種群數量達到約150頭,每年有10至15頭小江豚出生。目前,我國對江豚數量考察每5年開展一次,2022年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為1249頭,相比2017年增長了200多頭,增長率達到23.4%。

隨著長江十年禁漁持續推進,長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魚類資源逐步恢復。近年來,在宜昌、南京、武漢等江段,長江江豚出現頻率明顯增加,活動范圍不斷擴大。

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副主任 衣艷榮:農業農村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制訂長江江豚未來十年的拯救行動計劃,謀劃部署了涉水活動規范監管、重要棲息生境修復、遷地保護能力提升、人工繁育技術攻關等十大行動,通過系統修復重要棲息地,全力攻克人工繁育技術,全面提升救助和保護水平,多措并舉恢復長江江豚自然種群,帶動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的整體提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