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余情愫)8月25日,筆者獲悉,鄂州市公安局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將反電詐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因地制宜創建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前后閉環的“全向”工作機制,精準打擊、重點防范、廣泛宣傳,助推“無詐社區”遍地開花。

民警向轄區居民普及反詐知識。通訊員 供圖
上下聯動
一體作戰精準打擊
“我在網上辦理建筑行業EPC項目管理資格證,在掃描了網頁上顯示的二維碼后,手機自動支付了3.8萬元,隨后網頁便再也打不開了。”4月27日,鄂州市公安局鄂城區分局汀祖派出所接轄區居民彭某報警稱,其在網上辦證時被騙。
接警后,鄂城分局高度重視,迅速成立由分局“情指行”一體化專班、辦案大隊、派出所、法制等部門組成的合成作戰專班,綜合運用技術手段,對嫌疑人的資金流水等要素開展分析研判。
得知以邱某凡為首的詐騙團伙,在深圳注冊多家空殼公司,通過抖音等平臺誘騙受害人,提供虛假收益圖片獲得受害人信任,以辦證掛靠公司拿到高額兼職費的方式,騙取受害人3至5萬元不等的辦證費用,事成后注銷公司、拉黑受害人。
查明案情后,合成作戰專班立即組織警力進行布控,一舉搗毀辦證詐騙團伙,先后抓獲公司管理層及業務骨干21人,追繳違法所得70余萬元。
“此案告破,主要得益于‘情指行’一體化實戰化運行機制的高效運轉,合成作戰中心的快速反應、指揮協調,多警聯動、合成作戰。”鄂州市鄂城區分局辦案大隊負責人劉麗君表示。
今年來,鄂州市公安局整合數據資源、創新聯動模式,持續推進“情指行”一體化實戰化運行機制建設,全力支撐案件偵破、網上追逃等工作,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提供了有力保障。

汀祖派出所止付神速獲贈錦旗。通訊員 供圖
針對各類電信詐騙案件線索,鄂州公安堅持“快反應、快研判、快打擊”,第一時間組織研判、推送成果,形成上下聯動、前后一體的作戰單元,壓縮各環節響應時間,有效提升抓獲效率。
7月7日,鄂州市公安局鄂城分局接轄區居民李某報警稱,自己因相信假客服“購買的快遞在運輸途中丟失將按原價3倍賠款”的理由而被詐騙20萬余元。
7月9日,鄂城分局合成作戰中心發現了電信詐騙犯罪嫌疑嚴某清(化名)在鄂城區某酒吧附近活動,通過相關技術手段即時分析,成功鎖定了該嫌疑人落腳點。
7月10日,蹲伏已久的鳳凰派出所民警在鄂城區某酒店門口將嚴某清抓獲。經審訊,嚴某清對其幫助詐騙團伙對涉案資金進行轉移并獲利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我們通過整合本地立案電信詐騙信息,緊盯案件“資金流”、“信息流”,梳理線索,深度研判,不斷強化偵查措施。”鄂州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前后閉環
雙管齊下重點防范
“如果有人以‘借錢’‘投資’等名義讓你轉賬匯款,不要輕易相信,很有可能就是虛假投資詐騙。”
8月6日上午,鄂州市葛店開發區葛店鎮老街社區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座談會。葛店分局黃磯派出所社區民警李雅琪聯合工作人員,與近期3名電詐受害人進行了深入交談。
李雅琪詳細詢問了他們的受騙經歷、被騙時的心理狀態,與當事人一道,分析詐騙團伙的手段與伎倆,剖析受害人的受騙原因和心理。

黃磯派出所民警開展事后“回訪”工作。通訊員 供圖
“通過‘事后’回訪,不斷豐富受害人‘多元化畫像’,整合發掘受騙群體的共性特征,逐步形成‘事前’預警方式量身定制、預警信息精準投送。”李雅琪表示。
今年來,面對逐漸形成高發態勢的新型電詐犯罪,鄂州公安創新“一鏡到底”閉環模式,聚焦“事后”回訪,通過重點談話、電話咨詢等方式,了解記錄受害人被騙經過,分析受害人心理特點。
分類歸集時空數據、受騙對象基礎數據,生成反詐多色圖,展示高發案件類型、作案方式、易受騙人群職業和年齡分布等,同步推送基層所隊,組織開展針對性“事前”勸阻。
7月16日,葛店分局黃磯派出所接到預警指令,轄區居民張女士正遭受冒充公檢法類詐騙。經了解,教導員牛松根據張女士個人特征,立即選擇“疊加勸阻”模式:協調正在下村走訪的社區民警李雅琪上門預警,同步安排社區警務隊聯系張女士家屬。
李雅琪趕往張女士家中,此時張女士已被詐騙分子“洗腦”,仍準備向詐騙賬戶轉賬。李雅琪馬上開啟聯合勸阻機制,與一同趕到的社區工作人員以及張女士家屬共同對其進行勸說。最終,張女士意識到自己掉入了設計的騙局,打消了轉賬的念頭。
“針對潛在的詐騙受害人,我們采取電話、上門、部門聯合等多方疊加的勸阻模式。”牛松表示,“通過組織社區、鄉村、企業等基層團體組織加入勸阻隊伍,逐步形成一線全覆蓋的全民反詐體系。”

黃磯派出所民警開展針對性反詐預警。通訊員 供圖
在鄂城區古樓街道花園社區,“小小樂幫”的志愿者們按照不同職業、年齡分別組建起5支預警小組,在社區民警易子琦的帶領下,按照反詐多色圖的分類,對同一標簽人群針對性開展反詐宣傳,全方位筑牢防詐反詐“防火墻”。
今年以來,鄂州公安通過 96110 開展電話預警勸阻 25.5萬人次,針對高危資金預警上門見面勸阻3876人次,對潛在受害人采取保護性止付措施7914個,避免群眾損2800萬余元,止付涉案資金2.8億元,凍結涉案資金280萬余元,返還受害人430萬余元。
左右協同
多手聯彈廣泛宣傳
“大獎莫驚喜,掏錢洞無底!”“心不貪、利不占,詐騙再詭也玩完!”7月17日上午,在官柳社區,由社區民警、社區網格員以及佩戴紅袖章的志愿者組成的反詐宣傳小組,正以幽默風趣的方式,為社區居民帶來一場多維度、立體化的反詐宣傳盛宴。
官柳社區管轄77棟房屋、234個單元,有住戶7300余人,其中60周歲以上老齡人口達3200人,是典型的老年社區。走進官柳,這個曾經老舊小區,如今綠樹成蔭,欣欣向榮。
雜物堆砌、污水橫流的拐角添置了嶄新的健身器材;鋼化路與軋鋼路粉刷一新,破舊圍墻變為創意反詐漫畫墻繪;草坪上,反詐燈箱、標語提示牌分外惹眼……笑容在居民臉上次第綻放。
“我們用‘大水漫灌’與‘精確滴灌’交叉的宣傳方式,營造‘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濃厚反詐氛圍。”社區民警表示。
老舊社區的美麗蝶變是鄂州公安深入推進聯動共治的成果。6月以來,鄂州公安積極探索網格化治理模式,以黨建引領“社區吹哨、部門報道”為統領,構建職能部門、屬地街鄉共商共治、協同推進的基層治理體系。百警進網格,宣講助反詐,以“小網格無詐”托起“社區大平安”。

“反詐宣傳小組”志愿者上門宣傳。通訊員 供圖
7月3日上午,社區民警汪自友照例來到官柳社區開展入戶宣傳,面對屢次上門的民警,34棟一單元的居民王婆婆顯得很不耐煩。汪自友依托“反詐宣傳小組”微信群,10分鐘后,網格員、樓道志愿者全部到場,由民警普及詐騙案例,志愿者聊詐騙風險,網格員發出溫馨提示。
經過反復勸說,王婆婆最終同意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三天后,王阿姨便接到了冒充親人借錢做生意的AI新型詐騙電話,反詐APP及時發出預警,在民警與社區的及時勸阻下,王婆婆成功保住了自己的養老錢。
“及時雨”、“樓道天使”、“蒲公英”……15支由物業安保、退休黨員、退伍軍人等群體組建的志愿隊戴上紅袖章,在民警與社區網格員的帶領下,共同參與電信網絡詐騙打擊治理工作,將反詐宣講由“一時一地”拓展到“隨時隨地”。
截至目前,官柳社區國家反詐中心APP安裝率達96.8%,已連續7個月詐騙警情零發生,區域治理和平安建設成果顯著。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