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小艷)“移風易俗這個名詞說起來高大上,其實換成我們老百姓語言就是紅白喜事不大操大辦、拒絕高價彩禮……”近日,在十堰市鄖西縣槐樹林特場新槐嘉苑安置區的灣組會上,該場槐樹村鄉賢聯誼會成員、政府退休老黨員阮榮國,在向群眾宣傳移風易俗的具體表現形式時說。
據了解,近年來,該場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統戰優勢,凝聚鄉賢力量,成立1個鄉賢理事會和5個村級鄉賢聯誼會,并吸納85名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退役軍人、老鄉賢等“五老”人員為各村鄉賢聯誼會成員,以灣組會、夜話會等為載體,通過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引導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發揮其在決策咨詢、矛盾化解、移風易俗等方面的獨特優勢。
據悉,6月初,該場槐樹村一組的一位80歲張姓老人因病去世,按照移風易俗厚養薄葬的要求,后人在操辦喪葬事宜時,一切從簡,沒有大操大辦。該場像這樣的事例不在少數,其中緣由離不開鄉賢聯誼會作用的發揮。據了解,村里每當有老人去世后,鄉賢聯誼會成員都會第一時間上門處理相關事宜,向其家屬宣傳移風易俗厚養薄葬的規定,并協助村委會與家屬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規范紅白喜事辦理流程,以“宣傳+監督+服務”的模式,積極發揮去歪風、正民風的作用。此次喪葬事宜,便由該場槐樹村鄉賢聯誼會成員余學兵牽頭,具體負責落實張姓家庭移風易俗宣傳勸導工作,成效明顯。
“以前誰家有紅白喜事,為了面子都爭著講排場,有的農戶甚至舉債大操大辦紅白喜事,不僅增加了家庭負擔,也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該場槐樹村書記謝昌清說,現在通過鄉賢發力,廣泛宣講,入戶做工作,大家都達成共識,形成了厚養薄葬的良好風氣。
槐樹林特場像余學兵、阮榮國這樣的鄉賢還有很多,大家在環境衛生整治、鄰里矛盾糾紛調解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接下來,該場將持續深化“鄉賢+治理”模式,在鄉賢的引領下,推動更多有利于鄉風文明建設的舉措落地生根,繪就更加美麗動人的鄉風文明新畫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