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濤 江軍)筆者7月3日從十堰市鄖陽區水利和湖泊局獲悉,鄖陽區為建立健全“預應一體、一觸即發、應而有效”的體制機制,形成“預警、叫應、行動、反饋”工作閉環,發布了防汛救災預警叫應“十條措施”。
落實預警叫應責任。按照“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要求,實行黨政主導、部門聯動、分級負責、共同推進,不斷完善預警叫應機制。督促相關責任人立即按預案履行責任,確保“叫得應、叫得醒、叫得動”。
加強災害風險研判。充分利用氣象遞進式預報信息,為預警叫應提供科學依據,各級防指成員單位要統籌研判藍、黃、橙、紅四種預警情況下的災害種類、危險區域、重點防護對象和應對措施。
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各級防指要組織預警發布主管部門建立面向防范應對責任人和社會公眾的兩條預警主線,落實應急預警信息發布制度,做到信息獲取早、預報研判早、預警發布早,延長預見期,提高精準度,贏得主動權。
扁平快捷預警叫應。發布橙色預警時,直接叫應到區政府分管負責人;發布紅色預警時直接叫應到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各級防指及水利、應急等行業主管部門,要針對專業預警信息,制定扁平化叫應實施方案。預警叫應體系各節點人員必須快速到崗、快速呼叫、快速回應。
強化部門協同聯動。強化信息共享互通機制,強化應急響應聯動機制,實行防指各成員單位響應期間聯合值守,各專業部門聯合會商,各工程措施聯合調度,各應急隊伍聯合行動。
落實預警防范措施。要根據預警信息和響應級別,及時采取組織學校及培訓機構臨時停課、在建工地臨時停工、工礦企業臨時停產、各類營業場所和旅游景區停業、戶外集體活動停辦、交通臨時管制等一項或多項應急措施,同時在危險地帶設置警示標志、標識等。
確保人員安全轉移。建立完善風險區人員轉移避險方案預案,嚴格落實人員轉移避險五級“包保”責任制。堅決做到災害來臨前應轉盡轉不得留人、應轉早轉不得遲緩、強制轉移不得猶豫,轉移安置不得有失、風險未除不得回去。
提升應急保障能力。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加強物資儲備和運輸管理,采取實物儲備、協議、代儲等多種方式,聚焦險點和關鍵部位,及時儲備各類防汛搶險物資,確保搶險所需。
強化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領導帶班和專人值班制度,實時掌握雨水工情和險情、災情態勢,強化聯動預警與一體響應,確保有預警就有響應、有行動、有反饋,形成工作閉環,實現“一盤棋”同防共救。
嚴肅防汛工作紀律。各級防指要建立預警叫應措施落實情況督查問責機制,通過“四不兩直”等方式加強檢查,確保預警和響應措施落實到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