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張世鑫、李蔚東 通訊員 南金偉、趙森 特約通訊員 譚文博)在十堰市張灣區紅衛街道,“共同締造”理念正深刻地融入社會治理的各個方面。從鄉村到城市,從老舊小區到新興社區,一系列接地氣、惠民生的舉措正在改變著每一個角落,繪就出一幅幅鄉村振興與城市更新的美麗畫卷。紅衛街道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這一理念深植于心,并付諸實踐,通過政府引導、居民參與、社會協同,不斷探索社會治理的新路徑,讓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幸福感與獲得感持續提升。
紅衛街道踐行共同締造理念視頻。譚文博 攝制
共同締造開啟老舊小區新篇章
“看我們這個小游園,多好看嘛。”居民郭大娘指著干凈整潔的小區游園對記者說道,“以前這個地方雜草叢生,垃圾遍地,現在完全不一樣了。”
西城佳苑小區作為紅衛街道界牌社區老舊小區改造的典范,正以其煥然一新的面貌展現著共同締造理念的生動實踐。通過業主委員會與小區黨支部的緊密合作,該小區在探索無物業自治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實現了從雜草叢生到宜居樂園的華麗轉身。

界牌社區西城佳苑小區共同締造改造后小游園。通訊員 供圖
小區內,曾經的老舊電梯得到了全面維修,居民們告別了提心吊膽的日子,取而代之的是安全便捷的出行體驗。同時,針對“一老一小”的特殊需求,小區還進行了水網改造,并建成了溫馨的小游園,為居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這些變化不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質量,更彰顯了社區對民生福祉的深切關懷。
為了鞏固改造成果,小區還制定了居民公約,設立了樓棟長制度,激發了居民的自治熱情。居民們自發組織“百家宴”等活動,拉近了鄰里關系,營造了和諧共治的良好氛圍。在最美系列評選活動的推動下,居民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小區治理中來,共同守護著這份來之不易的美好家園。
西城佳苑小區的蛻變,是張灣區共同締造創新社會治理模式的一個縮影。通過政府引導、居民參與、社會協同的方式,該區正逐步破解老舊小區治理難題,讓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
養老新模式,樂享十五分鐘便民圈
“太感謝你們了,幫我們把飯送到家里來”跟隨凱旋社區志愿者的腳步,記者一同來到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江大爺家中,感受共同締造為老年人帶來的便利。
凱旋社區永光新村小區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是典型的老舊小區,老齡化比較嚴重,東風公司退休職工成為社區服務的重點。凱旋社區黨委積極探索“十五分鐘便民服務圈”建設,將東風公司移交的閑置資產創新利用,打造出集黨建、養老、文化于一體的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幸福晚年。

凱旋社區永光新村養老綜合體開展活動。通訊員 供圖
該服務中心位于小區內,總面積近1000平方米,涵蓋日間照料室、長者食堂、健身活動、圖書閱覽等多功能區域。老年人不僅可以在此享受助餐、助浴、助潔等專業服務,還能參與書法、繪畫、舞蹈等文化活動,滿足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時,社區黨委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引入專業社工組織和志愿服務隊,為老年人提供上門送藥、代購物資等貼心服務。此外,每逢重要節日,社區還會組織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和娛樂活動,讓老年人在歡聲笑語中感受社區的溫暖。
“自從有了這個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幸福感顯著提升。”永光新村小區居民楊秀蘭老人對記者說道,他們不僅可以在這里享受到專業的養老服務,還能結交新朋友,參與社區活動,真正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暑期托幼繪彩夢,志愿團隊筑和諧
“同學們,大家知道這個問題該怎么回答嗎?”“老師,我知道我知道”“老師,我來回答”在十堰市張灣區紅衛街道周家溝社區,一幅家校社共育的和諧畫卷正徐徐展開,來自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的郭一鳴老師正在為社區暑期托幼班的孩子們講解國學知識,課堂氣氛活躍。
依托轄區內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的優質教育資源,周家溝社區積極探索新路徑,與高校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暑期托幼班,為社區居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周家溝社區開展積分制兌換活動。通訊員 供圖
今年暑期,周家溝社區愛心暑托班正式開班,吸引了眾多雙職工家庭子女參與。通過招募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的大學生志愿者,暑托班為孩子們量身定制了豐富多彩的課程內容,包括國學課、文化科普課、手工藝術設計等,既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又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度過了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
此外,周家溝社區還建立了龐大的志愿者隊伍,成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無論是矛盾調解、環境整治,還是文明創建,志愿者們都沖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
在“潔美家園,共同締造”大清理大清洗大清掃活動中,志愿者們攜手并肩,清理小區環境衛生,鏟除墻面“牛皮癬”,共同營造了一個干凈、整潔、美麗的居住環境。
踐行“去機關化”理念,共繪美好家園
在十堰市張灣區紅衛街道,新成立的紅河社區正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共同締造”的深刻內涵。社區積極響應“去機關化、去行政化”的號召,通過優化空間布局,壓縮辦公區域,實現了辦公空間的最小化與服務陣地的最大化。開放式服務區、圖書閱覽室等便民設施一應俱全,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貼心的服務環境。
紅河社區不僅注重硬件設施的升級,更在軟件服務上下足功夫。社區成立了“能人幫幫團”,這是一支由社區居民中的熱心人、專業人士組成的志愿者隊伍。他們與社區工作者緊密合作,共謀共建,將服務群眾的工作落到了實處。從解決鄰里糾紛到組織文化活動,從環境整治到矛盾調解,“能人幫幫團”的身影無處不在,成為了社區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紅河社區開展活動。通訊員 供圖
在共同締造美好家園的道路上,紅河社區還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激發居民參與熱情。植樹節期間,社區聯合汽院志愿者、居民志愿者共同開展植樹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這一系列舉措不僅美化了社區環境,更提升了居民的環保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隨著紅衛街道“共同締造”活動的持續深入,一幅幅和諧宜居、幸福美好的新圖景正在這片熱土上徐徐展開。無論是西城佳苑的老舊小區改造,還是永光新村的“十五分鐘便民服務圈”,以及周家溝社區的家校社共育和紅河社區的去機關化實踐,都是“共同締造”理念的生動實踐。
紅衛街道主要負責人表示,未來,紅衛街道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化社會治理創新,讓每一位居民都成為美好家園的參與者、建設者和享有者,共同書寫屬于紅衛街道的輝煌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