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慧、侯鵬)直腸脫垂即老百姓所說的“脫肛”,是指肛管、直腸甚至乙狀結腸下端腸壁粘膜或全層向下移位,翻出肛門外。該病多見于1至3歲小兒和老人,常伴有大便失禁。近日,太和醫院普外四病區(結直腸肛門外科)為一例直腸脫垂并嵌頓壞死的患者實施經會陰直腸乙狀結腸切除術(Altemeier手術),患者術后順利康復出院。
據了解,77歲的張大爺從7歲開始反復出現排便時肛門腫物脫出,便后肛門腫物可自行還納,因此未積極就診。近期患者肛門腫物脫出頻繁,同時伴隨便血,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入院前一天,患者突發直腸變黑壞死,當地醫院診斷為“直腸脫垂嵌頓并壞死”,建議前往上級醫院手術治療,患者緊急來到太和醫院普外四病區。經檢查,患者肛門松弛,肛門外可見直腸全層脫出,直腸粘膜顏色變黑、無光澤和彈性,診斷為“III度直腸脫垂并嵌頓壞死”。
面對如此嚴重的直腸脫垂并嵌頓壞死,診療團隊結合患者病史和病情現狀進行了討論,最終決定為患者急診進行經會陰直腸乙狀結腸部分切除術。該術式具有創傷小、恢復快、術后復發率低的優勢,很符合患者的心理預期;但該術式又同時具有操作復雜、對盆底解剖要求高、手術精細、操作嫻熟等要求,這給醫務人員帶來了較大的挑戰。
在病區主任李恒教授的指導下,孫敏博士迎難而上,完成了“直腸切除+保留肛門”的挑戰。手術持續至凌晨三點,孫敏運用Altemeier手術方法,逐步拆解難題:先辨別和切除壞死的直腸和系膜,再經肛門行乙狀結腸和肛管端端吻合,完美解決了這一罕見病癥。
據孫敏介紹,外科手術是直腸脫垂的主要治療方法。直腸脫垂術式包括肛門環縮術、直腸黏膜切除術、經會陰直腸乙狀結腸切除術、直腸前切除術(聯合或不聯合直腸固定術)、單純直腸縫合固定術等。歸根結底手術目的是要糾正脫垂,避免大便失禁、便秘等情況出現,結合患者病情及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值得廣大患者注意的是,伴有便時肛門腫物脫出的疾病并不僅僅是脫肛一種,比如:痔瘡、肛乳頭瘤、直腸息肉、肛門直腸的各種良、惡性腫瘤均可表現為便時肛門腫物的脫出。若出現上述癥狀,一定要到正規醫院的肛腸科進行診療,以免延誤病情,給后續治療帶來困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