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鄒景根 孟瑩)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8月22日,在湖北省鄖西縣城關鎮天河流域,一群群白鷺翩翩起舞,它們或盤旋飛行,或捕魚嬉戲,濺起片片水花,猶如白衣仙子在水面上翩躚起舞。岸邊綠樹成蔭,鳥群錯落有致地停歇在枝頭,與青山綠水交映成畫,盡顯秋日好景,引得不少市民游客前來觀賞。

鄖西縣天河流域水清魚躍、白鷺嬉戲之景。賈庚春 攝
白鷺被稱為“大氣和水質狀況的監測鳥”,享有“環保鳥”的美譽。近年來,鄖西縣持續加大鄉村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著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在鄖西,不僅原生態森林得到有效保護,而且水生態環境得到修復,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引來大量珍惜鳥類到此棲息安家。

壽帶在鄖西城區林木枝頭出現。賈庚春 攝
“隨著生態環境的顯著改善,我們如今在家門口便能輕松捕捉到白鷺翩躚的身影,更令人欣喜的是,諸如中華秋沙鴨、海南鳽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也頻繁現身,成為了日常攝影中的常客。”攝影愛好者賈庚春滿懷喜悅地與志同道合的“觀鳥攝友”們分享著相機中珍藏的珍稀鳥類照片,這些年,不僅本地的“愛鳥”攝影師們常駐鄖西,耐心守候著這些自然精靈的倩影,更有來自陜西、河南、武漢等地的攝影愛好者慕名而來,共赴這場生態之美的盛宴。

鄖西縣天河流域白鷺幼鳥枝頭嬉戲玩耍。賈庚春 攝
鄖西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陳國慶介紹:“對于野生鳥類而言,它們的自然棲息、覓食及繁殖過程應當遵循自然法則,無需人為介入。因此,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精心維護這片土地的生態平衡,致力于為這些珍稀的空中精靈打造一個理想的家園。”為了讓這些珍稀鳥類來到鄖西,常留鄖西,該縣大力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全縣累計有20余萬干部群眾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共植樹125萬株。
同時,鄖西縣堅持林長制工作制度,今年上半年,縣鄉村三級林長共巡林3070次。利用“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濕地日”、“林業宣傳進校園”等主題宣傳活動,引導公眾認識到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家園,提高群眾自覺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

羅紋鴨在鄖西縣天河口濕地公園棲息。賈庚春 攝
據鄖西縣野生動物保護監測數據顯示,該縣鳥類數量呈逐年增多之勢。縣內棲息著150余種珍稀野生鳥類安營扎寨,國家Ⅰ級保護鳥類有5種(分別為海南鳽、金鵰、白冠長尾雉、白鶴、中華秋沙鴨);國家Ⅱ級保護鳥類有31種。其中,有全世界30種最瀕危鳥類之一的海南鳽,有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紅腹錦雞,有列入聯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的黃腳漁鸮和雀鷹。
鄖西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先后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國家森林城市等殊榮。近年來,該縣大力發展生態林業和生態農業,實施濕地修復、水生態修復、封山育林、退耕還林、植樹造林等生態治理工程,森林覆蓋率達62.47%,全域水質常年保持或優于Ⅱ類標準。
此外,鄖西縣還擁有極為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共計251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53種、省級73種,是秦巴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優良的生態環境不僅為野生動物棲息與繁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濕地生態價值和作用也逐步顯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