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造后的均州大橋。通訊員 供圖

新建的劉芳溝橋。通訊員 供圖

改造前的均州大橋。通訊員 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羅毅 )8月23日中午,丹江口市涼水河鎮果農顧世義駕駛三輪車拉著肥料從劉芳溝橋通過。看著寬闊的橋面,他滿是笑容:“以前遇到漲水,橋就被淹。現在橋抬高了,再也不擔心柑橘賣不出去了!”
劉芳溝橋連著3個種植柑橘的村子。老劉芳溝橋標高比丹江口水庫最高蓄水位低,遇到大水,橋面就會淹沒在水下,加上原有荷載等級已無法滿足需求,因此拆除重建,于2023年2月通車。
劉芳溝橋的“新生”是一個縮影。2021年年底,十堰市啟動公路橋梁“三年消危”行動,對322座危病橋梁維修加固或拆除重建,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景觀橋、文化橋。截至目前,累計改造橋梁303座。
保水質
不讓一滴油漆落入漢江
“為了減少泥漿量,專門用上了旋挖鉆……”中鐵大橋局是十堰市公路橋梁“三年消危”項目的施工方,項目總工程師陳虎介紹,劉芳溝橋重建只是個小工程,用不上旋挖鉆,但為了保護庫區水質,施工方用了兩天從別處調來了這個大裝備。
在丹江口均州大橋的改造加固中,施工方同樣把水質保護放在首位。
均州大橋原名丹江大橋,是原鄖陽地區第一座跨漢江公路橋,T構主梁采用單箱雙向預應力箱梁,因修建較早,技術標準低,通行能力差,被認定為四類危橋。經過多方案比選,施工方最終確定改造方案為:將原混凝土結構的T梁、橋面人行道、欄桿全部更換為鋼結構,通過“恒載換活載”方式提高橋梁通行等級。
“為了不讓一滴油漆落入漢江,我們專門在工廠里進行橋梁涂裝。”陳虎說。
留記憶
原汁原味保存古橋遺跡
十堰市境內有公路橋梁1000多座。其中,不少橋梁歷史悠久,具有濃厚的底蘊。
位于丹江口市石鼓鎮石鼓村的石鼓橋,長12米,是一座單孔石拱橋,有100多年歷史,是古時從河南進入均州的主要通道。
“這座橋的觀賞性較高,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我們建議不要拆除老橋。”陳虎介紹,經過多次協商,最終決定采用鋼波紋板套拱加固方案,對橋梁進行維修加固。為了減少對古橋的影響,全程采用人工施工方式,并采用仿漢白玉石料的護欄,最大程度還原古橋外貌。
惠民生
“網紅橋”助力鄉村振興
位于竹溪縣龍壩鎮肖家邊村的木瓜園橋,于1978年建成。2019年,該橋經鑒定為五類危橋,禁止車輛通行。
“之前運輸菌種、麩皮和鋸末的車輛只能停在橋邊,通過人力轉運。按一車60噸貨計算,成本需要增加3500元。”在距離木瓜園橋不遠處,該村招商引資企業——十堰市神農臻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管理人員陳啟樹說,2022年10月該橋完成改建,貨車可以過橋直達廠門口,公司年均節省成本10萬元。
如今,木瓜園橋已成為該村“網紅橋”,為發展旅游產業注入新動能。該村建成集汽車、露營、蒙太奇等10余種主題,涵蓋紅色文化、電影文化、特色餐飲的“電影小村”。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重慶市巫溪縣等地游客紛紛慕名前來。
十堰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劉小康介紹,經過改造升級,一座座危橋變成百姓稱贊的“惠民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