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郭晨陽)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丹江口市是守護“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第一關。近年來,該市始終把守水護水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把干部下沉在大庫區和小流域治理現場,注重在“小河清保大河凈”工作一線考察評價干部,教育引導干部強化環保意識,帶動群眾提高護水認識,讓守水護水成為了全民共識。
強化政績導向考核
站穩守護“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政治立場
丹江口市立足“核心水源區”定位,堅持干什么考什么、缺什么抓什么。
出臺《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幫助各單位找準“位”與“責”。出臺《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丹江口市生態環境保護績效考核辦法》,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黨政實績考核,指標權重提高至50%。對在守水護水工作中做出優異成績的單位,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嘉獎、記功等獎勵,將單位年度考核優秀比例從20%提高到30%,切實增強各地各單位守水護水責任意識,激發工作積極性。
聚焦短板弱項,制定《丹江口市水質安全保障補短板“十大工程”實施方案》,建立“四個必須”“四個不放過”“一事一交辦、一周一通報”等考核評價機制。各地各單位緊盯考核“指揮棒”,全面加大守水護水資金投入和守水護水專業隊伍建設,在學習先進地區的基礎上,搭建了水庫水質監測系統、衛星遙感水質檢測系統等八大數字化智慧系統,切實補齊守水護水工作短板、提升工作能力,掌握了處理問題的先手權、主動權。
各地各單位對照工作職責,堅持創一流、爭第一、干唯一,減污、擴綠、加快調整經濟結構成為工作總基調,全市先后關改搬轉冶金、化工、電石等企業166家;實施全域綠化造林,森林覆蓋率達到65.7%;充分發揮“中國好水”品牌效應,構建了“一優兩新多特色”現代化綠色產業體系。丹江口市先后入圍全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縣、中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
聚焦日常一線考察
打造守護“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志愿先鋒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干部是守護“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排頭兵、先鋒隊。丹江口市堅持把干部下沉到守水護水第一線、把考察關口前移到大庫區和小流域、把考察評價工作做在守水護水的日常。
按照“分段駐守、守段有責”的原則,組織7600余名城鄉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分片分段包保114條支溝河流及2313.2公里庫岸線,將每月13日定為守水護水日,常態化開展“凈岸護水”活動。組織干部下沉村(社區),全覆蓋包聯14.3萬戶城鄉居民,深入開展守水護水“進機關、進校園、進村居、進企業、進家庭”等“五進”活動,定期入戶宣講守水護水政策,幫助群眾清潔家園、美化環境,在守水護水一線為廣大干部設崗定責。
推行“單位績效考核排名積分+平時履行職責積分+社區志愿服務積分+亮點工作積分”的“四加”積分模式,按照“個人記實、社區評鑒、單位復核、組織人事部門備案”的流程,建立誰用人誰評價、誰派人誰考核、誰主管誰備案的閉環考評機制,把干部下沉村(社區)開展凈岸護水、入戶宣講等守水護水工作納入日常考核積分。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嚴管與厚愛相結合,才能在激勵干部敢擔當、善作為的基礎上,防止亂作為、不作為。丹江口市印發《關于在守水護水工作中考察識別干部的通知》,對在守水護水工作表現突出的干部,優先提拔使用,優先晉升職級,優先評先表優。出臺《丹江口市守水護水失職失責追究辦法》,嚴肅問責處理守水護水工作中存在的失職失責行為。
2023年來,全市先后表彰生態環保領域標兵13人,評選最美守井人517名,20余人在守水護水工作中表現突出得到提拔重用、職級晉升。
注重群眾民主評價
凝聚守護“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磅礴力量
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是檢驗工作好壞的重要標準。丹江口市堅持把群眾作為考評主體,深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組織群眾共同參與守水護水工作、共同評價守水護水工作成效,凝聚守護“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群眾力量。
以小流域為治理單元,以“五無鄉村”建設為抓手,深入開展“四大革命”,組織動員廣大群眾參與“凈岸護水”“清潔家園”專項行動,加快群眾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推動源頭預防、關口前移,以“小河清”保“大河凈”。
“為了防止含磷洗衣粉對支溝河流水源造成污染,鎮上村里專門給我們建了公共洗衣房,在洗衣房洗衣服比在河邊安全便捷多了。”浪河鎮浪河口村的村民邊洗衣服邊向市委組織部到一線考核調研的工作人員介紹。
丹江口市委組織部深入開展“走鄉鎮、訪基層、聽心聲”活動,由部領導帶隊,組建5個專班到鎮村一線、群眾身邊面對面掌握干部思想動態、了解工作狀態,對干部工作效率高低、服務態度優劣、辦事能力強弱等日常履職盡責情況進行調研考評。
制定無垃圾、無化肥、無塑料、無污染、無公害“五無”鎮、村、戶評定辦法,每實現一個“無”的目標,鄉鎮獎勵5萬元、村獎勵1萬元、農戶獎勵200元,激發流域沿線鎮、村、戶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入戶訪談等方式,組織群眾對創建成效進行評價,實現村級共管共治、共建共評。
廣大群眾在參與守水護水工作、評價守水護水成效過程中逐步提高環保認識、強化環保意識,在全市形成守水護水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監督的濃厚氛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