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徐曉靜 鄧怡)9月6日筆者了解到,國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間信息中心今年對全國企業進行了新一輪的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十堰經開區積極響應,將社會評價結果應用于全區范圍內,以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為支撐,開展分級分類監管,進一步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優化經開區營商環境。
十堰經開區實行了“信用+執法”制度,將企業的信用情況與執法檢查緊密結合。通過深化推行“信用風險分類+部門聯合雙隨機監管”模式,該區充分利用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合理確定了不同信用風險等級企業的抽查比例和頻次。對于信用風險低的A類經營主體,抽查比例嚴格控制在3%以內,且同一企業抽查頻次不超過1次/年;對于信用風險一般的B類經營主體,抽查比例在3%至20%之間,同一企業抽查頻次為1次/年;對于信用風險較高的C類經營主體,抽查比例在21%至60%之間,同一企業抽查頻次不超過2次/年;而對于信用風險高的D類經營主體,抽查比例則根據監管實際需求確定,范圍在61%至100%之間。
為了進一步強化信用監管,十堰經開區還實行了“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該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對嚴重失信企業開展聯合懲戒工作的通知》,積極引導各部門加快構建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的協同機制。對于誠實守信的市場主體,探索建立行政審批“綠色通道”,優化行政監管安排,降低市場交易成本,并積極向市場和社會推介,引導各方提供優惠和便利。而對于嚴重失信行為,則依法依規實施行政性、市場性、行業性、社會性約束和懲戒措施,大幅提高失信成本,同時完善個人信用記錄,確保聯合懲戒措施落實到人。
除了強化信用監管和懲戒機制外,十堰經開區還積極開展誠信文化宣傳。該區引導各部門嚴格遵守政務誠信要求,發揮誠信典型示范帶動作用,增強全社會誠信意識。針對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中反饋的信用等級較差的企業,利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誠信宣傳活動,舉辦信用知識進企業、進市場、進社區系列活動,讓誠信觀念深入人心,推動形成崇尚誠信、踐行誠信的良好風尚。
據悉,十堰經開區將持續深化信用評價結果的運用,大力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失信市場主體聯合懲戒及信用修復等工作。通過創新監管機制,更好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優化經開區營商環境提供有力保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