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劉冬、盧佳)11月12日,陣陣響亮的羊啼聲從廣水市吳店鎮芝麻灣村的種羊繁育基地里傳出。管理員楊世軍彎腰抱起兩只剛滿七天的小羊羔,眼角笑出了褶子。 這個由村黨支部書記楊建國帶頭引進的首批努比亞黑山羊成功產下“羊寶寶”。“相信書記,種羊繁育有前景。”楊世軍的話里,滿是長干下去的底氣。

村里種植的蔬菜大棚。李輝 攝
今年53歲的楊世軍是村里的貧困戶。因養羊經驗豐富,來到基地負責日常管理,有了穩定收入。但如今,激勵他的不僅是新工作,更有“股東”這個新身份。盡管一時拿不出1萬元入股資金,他仍堅持從每月工資里扣款參股。
楊世軍的篤定,要從芝麻灣村三年前的一場“冒險”說起。
2021年,在當地“請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中,一位在隨縣種植反季節蔬菜的本村青年張明引起了楊建國的關注。既然種植反季節蔬菜有掙頭,芝麻灣村有閑置土地還有勞動力,能不能把這個模式復制過來?這樣的念頭在楊建國心里萌生。
但難題接踵而至。項目推進一要資金,二要種植技術,這些從哪來?思來想去,最終拍板。技術請張明回鄉指導,資金發動村民入股。“別錢投了沒收成,白忙活!”起初,村民的質疑聲不絕于耳。楊建國明白,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鄉親們掏出積蓄,光靠嘴皮子不行。
他率先入股5萬元,又說服張明入股10萬元并擔任技術指導。其他村干部也緊隨其后。見黨員干部真金白銀投入,開始有村民陸續跟進。但仍有村民不放心:“哪天你不當書記了咋辦?”楊建國笑著回應:“不當書記我當董事長,跑不了!”于是,73戶村民累計入股38.8萬元,芝麻灣村第一期的4個反季節蔬菜大棚順利落地。
信任,在豐收時節結出果實。青皮茄子上市后,賣出了每斤3.2元的好價格。2022、2023年連續兩年實現分紅10萬元。二期、三期建設乘勢推進,入股村民增至301戶。2024年,秉承“帶全村致富”的初心,芝麻灣村創新推出“雙分紅”。入股股東每股分紅200元,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成員也能享受每股140元的集體分紅。當32.53萬元分紅款發放時,紅票子映紅了鄉親們的一張張笑臉。
這些年,常有人問楊建國是如何做到讓村民們心甘情愿地掏腰包跟著他干?楊建國答不上來,但他知道如今取得的一切,都離不開村民們的信任。最讓他動容的,是建大棚時的一段插曲。“要想把棚搭起來就必須征用一戶人家的4畝地。但恰恰是最‘不好說話’的那戶。”
萬般忐忑,只能帶著“攻堅”心態上門,誰料到對方卻比自己爽快:“楊書記,地我租,大棚我也要入股!”后來,楊建國常常回憶,他想也許是信任的傳遞,讓這個“硬骨頭”選擇融入集體的洪流。

村里培育的蘭花繁育基地。李輝 攝
今年7月,芝麻灣村從麻城引進126頭努比亞黑山羊,種羊繁育基地向村民開放入股。消息傳開,32戶村民主動攜款上門。就在前幾天,反季蔬菜大棚剛采摘的6000斤青皮茄子賣出每斤2元的好價。“今年大棚總收入破百萬沒問題!”楊建國信心滿滿。
從靠撥款的“空殼村”到擁有油茶、羊肚菌、反季蔬菜、民宿、蘭花、種羊等“六大產業”為核心的共富產業園,芝麻灣村2024年集體經營收入達790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75萬元,預計2025年將突破千萬。“只要掙了錢就給鄉親們分紅,共富路上一個也不能少!”楊建國短短一句話,恰是芝麻灣村的振興答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